武德十年六月。

紛紛攘攘折騰了半年的選秀,算是完全落下了帷幕。

各個妃子連李承宗的面都還沒有混熟悉,就開始去到京師大學堂上學了。

而大唐帝國也迎來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陛下,長安城到涼州的水泥道路,已經全部貫通,沿途花費的時間,大大減少。

長安城到洛陽的水泥道路, 今年內也有望完工。

接下去,朝廷將會修建更多的水泥道路,大大的提高商品和人員的移動效率。”

工部尚書許敬宗很是激動的過來給李承宗報喜。

“總算是修通了,萬事開頭難,有了長安城到涼州的水泥道路的修建經驗,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很多了。

如今各地都在紛紛上馬水泥作坊專案,未來水泥的供應將變得充足很多。

到時候各地的水泥道路都可以儘快的搞起來。”

對於道路交通的發展,李承宗是非常重視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 無非就是修建水泥道路和鐵路。

前者現在已經具備一定的條件了。

後者的話由於鋼鐵產量已經蒸汽機的研究的原因,短時間內還是不具備條件的。

但是這兩個方向其實也不衝突。

不管有沒有鐵路,水泥道路肯定是需要修建的。

至於鐵路,過個幾年鋼鐵產量提高了之後,再把蒸汽機搞出來,自然而然的就出現了。

最關鍵的還是要讓大家看到修路的收益。

特別是後面的鐵路,簡直就是在用銀子鋪路。

如果不能從修建鐵路之中明顯的獲得收益,這個專案是持續不下去的。

“陛下,如今長安城裡頭的各個羊毛線作坊,基本上都是從涼州那個方向收購羊毛。

現在交通方便了,我們對草原的影響力也可以適當的提高。”

不得不說,許敬宗還是很懂李承宗的。

把修建水泥道路的事情跟草原的穩定聯絡在一起,意義就不一樣了。

事實上這也是李承宗之前說過的觀點之一。

只不過很多人不見得能夠理解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