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靖帶兵把東突厥滅掉之後,大唐已經有段時間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戰事了。

李承宗倒也不是什麼戰爭狂人。

趁著這個機會發展一波大唐經濟,也是很好的。

所以這兩年,他基本上都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經濟發展上面。

現在突然收到訊息,高句麗居然在邊境搞事,這就讓他很是不爽了。

我不找你麻煩,你倒是自己跳出來了?

你什麼意思?

“陛下, 高句麗人這一次膽敢在邊境地區搞事,應該是跟他們的長城修建完工有很大的關係。

自從他們在隋末的時候吸收了一大批隋軍俘虜和工匠,高句麗的發展就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那些大隋的工匠給高句麗的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機會。

特別是之後的隋末動亂,更是讓他們可以悶著頭髮展。

而自從我大唐立國之後,他們感受到了威脅,就開始修建長城。

這一修, 就是修了十多年。

除了長城之外,他們還把遼東城修建的非常宏偉,城牆高度直接向長安城看齊。

在他們看來, 做好了充分準備之後,根本就不怕我們大唐會出兵。”

李靖最近很是低調。

所以今天首先是薛萬徹這個李承宗的嫡系將領站出來分析遼東的情況。

剛剛李承宗在長孫無垢那裡收到的訊息,顯然是跟高句麗有著密切的關係。

“高句麗以為我們大唐是當初的隋朝嗎?在東突厥被滅沒有多久,就開始出來找事了!”

馮立在一旁很是不爽的樣子。

“這一次他們攻打營州,應該出動了不少的兵馬。為了防備我大唐,他們的七成兵馬都在遼東等地,在大唐周邊,他們也算是頗有戰鬥力的存在。”

蘇定方倒也不是故意長敵人威風,滅自己銳氣。

實在是高句麗的地理位置,結合他們的人口和國力,算是一個重視的對手。

要不然楊廣也不會連續三次出征高句麗都失敗了。

當然了,楊廣失敗的原因就很多,但是失敗了就是失敗了。

遼東城外,到現在為止都還有隋人的京觀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事情很可能是高句麗人對我們的一次試探。

在高句麗國內, 淵蓋蘇文跟高句麗王的矛盾一直比較大。

很可能對方想要透過創造這種衝突來完成自己的一些目的。”

馬周結合自己之前得到的訊息, 綜合最新的情況, 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陛下,我大唐如今國力蒸蒸日上,新軍的戰鬥力也非同凡響。

如今新軍的規模也擴大到了兩萬多人。

不管高句麗人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們直接派人把他們滅了就是了。”

謝叔方覺得這是自己立功的一個機會。

對於武將來說,只有戰爭才能有更好的升遷機會。

要不然得話,靠熬資歷就很痛苦了。

“謝將軍說的也有道理,就以我大唐現在的實力,完全可以給高句麗人一個狠狠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