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高句麗滅國(上)(第2/6頁)
章節報錯
看看朝廷到底是花費的錢財更多,還是收穫的錢財更多。”
到了李靖這個位置,需要顧慮的東西就很少了。
只要不在涉及謀反的事情上有什麼牽連,這輩子他就無敵了。
哪怕是李承宗的弟弟妹妹,也不敢輕易的去招惹他。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渤海道行軍大總管的花費,還真是比收穫要低。
登州的那些商家去到平壤城之後,透過購買那些商品和俘虜、戰利品,就給我們貢獻了超過一百萬兩白銀。
再加上後面抄家的收穫,這一場戰爭,我們把大唐海軍的一部分投入都給掙回來了。”
打仗還能掙錢。
馮立實在是太喜歡這種感覺了。
“也不知道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那邊的情況如何了,算算時間,他們應該到了遼東城了。”
以李靖的眼光來看待這場戰爭,顯然是遼東那邊的難度是更高的。
平壤這邊的話,單單出其不意這一點,就佔據了先機。
再加上這麼多年以來,高句麗的軍事建設重點都在遼東道,那遼東城更是高句麗第一堅城。
薛萬徹要想輕易的拿下來,李靖還真是有點擔心。
當然了,他倒不是擔心薛萬徹會吃敗仗。
就以大唐的軍事裝備,想要吃敗仗都是有點難的。
但是同樣的作戰,代價的大小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他不希望薛萬徹那邊贏得那麼難堪,到時候兩邊一對比,雖然顯得自己很厲害,但卻是很招仇恨。
已經貴為國公的李靖,對於升官發財沒有太大的想法了。
自然是不想憑空得罪人。
再說了,薛萬徹那邊的代價要是太高的話,犧牲的也是大唐的將士啊。
“兵部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準備了大量的熱氣球和火油彈,並且六管女菩薩的準備數量也是非常可觀。
雖然火炮由於運輸的問題,數量不是很充足,並且到達的時間可能也會有滯後。
但是我覺得憑藉著這些條件,薛總管應該可以比較輕易的取得勝利的。”
馮立跟薛萬徹還是比較熟悉的,對於這個猛將,他也算是比較瞭解。
雖然薛萬徹在統兵作戰方面的本事可能不如李靖,但是對付高句麗是綽綽有餘了。
歷史上,楊廣會連續三次都敗於高句麗,並不是因為高句麗太厲害了。
而是因為楊廣瞎指揮,生生的把那麼多的猛將都給葬送了。
要不然的話,還有沒有大唐什麼事情都不好說呢。
“希望如此吧,遼東那邊是陛下非常重視的,將來準備成立遼東道來管理,這一次的戰役,是一定要把高句麗給滅了。”
對於李承宗的戰略目的,李靖倒是把握的很充分。
充分的領悟到領導的用心,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要不然的話,你再努力也是沒有什麼用處。
……
“噠噠噠!”
“噠噠噠!”
遼東城連續三天被大火給特殊照顧之後,城內的守軍再也待不住了。
這個樣子下去,絕對不是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