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週刊》的出現,對普通百姓沒有什麼影響。

但是對於業內人士,對於各個書院來說,影響其實挺大的。

“孔祭酒,渭水書院現在搞出來了《渭水週刊》,陛下應該是非常重視的。

我們國子監要不要也推出一個類似的週刊出來?”

孔繁星之前負責曲阜書鋪的事情,但是現在曲阜書鋪被長安書店壓的喘不過氣來。

趁著孔穎達成為國子監祭酒的機會,他也把自己給弄到了國子監裡頭。

雖然只是孔穎達的助手性質的一個人物,但是卻不用面對那麼大的商業壓力了。

當然了,雖然曲阜書鋪已經有其他人在負責,他這個掌櫃的位置卻是沒有拿掉。

眼下,他發現了讓自己徹底的融入到國子監的機會了。

只要國子監也成立一個類似《渭水週刊》的雜誌,那麼肯定是需要有人專門去負責的。

孔繁星覺得自己應該是非常合適的一個人選。

“渭水書院剛剛把《渭水週刊》搞出來,現在第二期都沒有初版,我們就搞一個類似的東西出來。

到時候人家會不會覺得我們國子監是想要跟人家過不去呢?”

孔穎達現在很識曲。

孔家能夠上千年不倒,就是跟這種識趣有著很大的關係。

當初孔穎達可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但是他並沒有參與到玄武門之變當中。

對於孔家來說,他們不需要透過從龍之功來達到自己的一些目的。

不管是誰在皇位上,都不可能完全忽視孔家在儒林之中的影響力。

他能順利的成為國子監祭酒,除了李承宗不可能完全滅掉孔家的影響力的原因之外,孔穎達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孔祭酒,對於渭水書院來說,我們國子監搞出一個類似的週刊,他們肯定是會有一些意見的。

但是對於陛下來說,他會要求渭水書院搞《渭水週刊》,本質上是希望促進學術交流,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我們國子監搞出一個類似的週刊出來,不僅不會讓陛下不高興,反而算是跟陛下的心思相吻合呢。”

論對人心的把握,商人出生的孔繁星,顯然是要比孔穎達強了許多。

雖然他勸孔穎達搞這個週刊是有一些私心的,但是他剛剛的分析意見卻是很有道理。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我們的週刊應該怎麼定位才好呢?

如果跟《渭水週刊》完全一樣的話,估計大家不一定會樂意到我們的週刊上面去投稿的。”

孔穎達顯然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國子監的名氣雖然也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