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稿費(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想要在《渭水週刊》上面發表文章,那麼你首先得知道這種文章是怎麼寫吧?
沒有老師教你的情況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模仿了。
別人怎麼寫的,我依葫蘆畫瓢就是了。
不管是哪一個行業的論文,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這麼一來,雖然《渭水週刊》是第一次退出。
但是第一期的銷量,卻是快速的突破了一萬本。
別覺得這個數量很低,放在後世完全沒有人看得起。
但是你要知道這裡是大唐。
不說一本《渭水週刊》的售價就要一百文錢,相當於許多匠人一個月的工錢。
單單這個年代的識字率,就是一個大問題。
能夠賣出去一萬本,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再說了,現在只是在長安城這裡做了推廣。
其他地方遲早也是會受到《渭水週刊》的影響。
到時候第一期的銷量也還是會不斷地增加。
甚至今後突破兩萬、三萬,甚至更多的銷量也不是不可能。
“閻總編,我們的雜誌銷售額達到了一千貫,這筆錢扣除了印刷成本和銷售成本,差不多還有五百貫的利潤,這個錢要怎麼分配呢?”
王寶鋼在《渭水週刊》裡面主要是負責稽核稿件的。
對於這本凝聚了自己大量心血的週刊,他自然也是非常關注的。
作為週刊的高層之一,自然也要關心一下這些錢財怎麼使用了。
“陛下對《渭水週刊》並沒有盈利的要求,如今第一期就掙了幾百貫錢,自然就是要想辦法把錢財花出去了。
那些刊登了文章的作者,都可以按照文章的篇幅和重要性等指標,領取一定的稿費。”
發稿費,這是閻立本之前就已經從李承宗那邊得到了指導的一個事情。
要想讓大家進一步的提高對《渭水週刊》的熱情,名利兩個字,顯然是最好的辦法。
名這個東西,只要順利發表了,自然也就有進一步的機會提高。
至於利益,最直接的就是稿費了。
特別是對於一些家中條件談不上很好的匠人或者是匠人子弟,寫了稿子之後,可以領取稿費,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和努力的事情。
甚至單單為了稿費,很多人都會拼命的去努力,去寫論文,去做實驗。
“自古以來,就沒有出書之後還給寫文章的人發錢的道理哦。按理來說,我們沒有收他們的錢財已經不錯了呢。”
嗶嘀閣
王寶鋼這個觀點其實一點也不稀奇。
現在的年代,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
“要不你我都只是臣子,陛下是陛下呢。
這稿費背後帶來的影響,可不是簡單的一點錢財那麼簡單。
要不然能夠寫出這樣子高質量的文章的人,會缺那一點點錢財嗎?”
閻立本地位比王寶鋼要高,所以說話也是很不客氣的。
艾迪:缺的,我很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