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新式農場(第2/3頁)
章節報錯
要不然的話,指不定許家就跟杜家、房家、程家一樣,家主腦袋開花,家中子弟被貶到了嶺南。
“糧食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有了土豆和地瓜,固然是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但是要想所有的百姓都有飯吃,還是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啊。”
李承宗生怕這幫大臣有了土豆和地瓜之後,覺得大唐再也沒有什麼值得擔憂的事情,開始享受生活了。
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場景。
“確實如此,不過我覺得渭水書院農學院那邊可以結合土豆和地瓜的種植,可以跟新式的農業工具聯合起來。
以前的田地,都是各個農夫自己負責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如果可以使用一些農具,形成大規模的農場,對於提高糧食種植面積和提高糧食的總產量,應該是很有幫助的。”
褚遂良提出了一個有點不一樣的觀點。
歷朝歷代,基本上大家都沒有往這個方向去發展。
但是從打穀機出現之後,褚遂良就開始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
“要想大規模的耕種土地,那就需要讓這些土地都集中在一起,或者是直接集中在一家一戶手中。
這對於朝廷抑制土地兼併的目的來說,是不是有點矛盾?”
馬周倒也不是故意要反駁褚遂良。
而是他生怕因為褚遂良的這個提議,導致大規模的土地兼併出現。
這就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場景了。
“我大唐的人少地多,只要不斷的開荒種地,開拓疆土,幾十年內,土地是不缺少的。
不過馬周的擔憂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土地如果過於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但是如果是集中朝廷手中的話,情況就不同了吧。”
李承宗別出心裁的提出了一個新觀點。
“陛下,土地如果到了朝廷手中,那麼出產糧食的效率,很可能會更低的。”
馬周這話倒也不是危言聳聽。
不過,李承宗顯然也是有這方面的對策。
“這個問題好辦,民部可以專門成立一個負責種植糧食,經營農場的下屬機構。
這個機構可以儘可能多的管理一些農田。
對於這個農田裡頭出產的糧食,如果超過了平均產量。
那麼可以給所有的人一些獎勵。
這樣子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大家磨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