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善果聽了李淵的話,有點狐疑的看了李承宗一眼。

難道太原郡王真的已經把賦稅資料統計出來了?

不可能吧?

“鄭尚書,世子可是剛剛已經跟陛下彙報了去年的賦稅資料,你們民部現在統計的怎麼樣了?”

感受到了鄭善果的疑惑,裴寂直接插了一句話。

把殿中的情況簡要的透露給他。

“相關資料三天前民部才送去渭水新城,現在就已經有結果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時候,鄭善果也不著急彙報自己的情況,反而開始在那裡質疑李承宗了。

沒辦法,在他看來,實在是李承宗的吃相太難看了。

要作假也不是這樣子的啊。

您太原郡王要是看上了渭水邊上的哪塊地,可以直接說。

不用透過這種打賭的方式踩著民部上位啊。

哪怕他鄭善果跟太子妃有親戚關係,他今天都不能忍了。

必須好好的懟一懟李承宗才行。

“鄭尚書,你今天既然入宮,想必民部那邊已經有一些進展了,不如你把情況給陛下先彙報之後,我們再來討論別的。”

對於鄭善果的反應,李承宗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大郎說的沒錯,鄭愛卿你可以先說一說民部統計的情況,然後再討論其他的事情。”

李淵也很想知道民部統計的情況跟李承宗彙報的資料有多大的差別。

剛剛李承宗說明了算盤和天竺數字的好處,李淵心中此時也有點拿不準李承宗是不是亂來的,還是真的計算出來了。

“陛下,由於時間緊急,需要處理的資料非常多,為了避免出現問題,民部過往都是分成三個小組來進行統計。

最終透過對比三個小組的資料,找出問題點,不斷的修正錯誤,得出一個正確的資料。

所以今天民部彙報的情況,暫時還不是最終的,只是三個小組先算出來的數。”

鄭善果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承宗,然後開始解釋了起來。

在他看來,這種解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充分的顯示民部做事的穩重和對資料的重視。

也可以從側面佐證李承宗的資料是有多麼的不靠譜。

“這個情況之前裴監已經跟朕大概的說過了,你就直接說三個小組匯總出來的資料吧。”

“民部目前統計的三個資料分別是兩百八十三萬貫,兩百九十五萬貫及三百零五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