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我們不是來收稅的!朝廷已經宣佈免除上海縣三年的賦稅, 今後三年都沒有人找你們來收稅。

如果有人敢亂收稅的,你就來縣衙找我們。”

劉仁軌看著眼前的老人,覺得有點心酸。

這個大唐,看來並不是每個地方都跟自己想象的那樣繁華啊。

難怪師父安排自己來這裡修建上海縣,看來他也是知道江南地區哪怕是再繁華,也有貧窮的地方。

如果能夠透過修建上海縣來帶動長江一帶的發展,那麼對於大唐來說,顯然也是非常重要的。

“你們不是來收稅的?”

老人家再次確認。

“不是,我們就是過來問幾個問題,瞭解一下情況。”

老人家看著劉仁軌似乎還算是面善,心中的警戒心放下了不少。

“您想要了解什麼呢?我在這裡生活了五十多年,沒有誰比我更加清楚附近的情況了。”

“你們這漁村,大概有多少人呢?”

“總共有七十多戶人家,合計三百八十五人。”

“這個附近,像是你們這樣的漁村還有多少呢?”

“不多,可不多,我們村子在附近算是大的咯!打漁難啊,當漁民要養活一家人更是難。

所有大部分的漁村都只是有幾十戶人家而已。”

老人家慢慢的放鬆心情,跟劉仁軌聊了起來。

雖然他這輩子都沒有離開過方圓一百里,但是對於附近的情況,他卻是真的熟悉。

不過,越是聽清楚了附近的情況,劉仁軌就越是知道這個新成立的上海縣,那真是一窮二白啊。

整個附近一代,原本是屬於蘇州府管轄,現在單獨出來之後,連一座縣城都沒有。

“老人家,你們背靠大海,單單依靠捕魚應該就能過上很不出的日子吧,為何大家還是如此貧窮呢?”

一旁的上官儀忍不住插了一句話。

長安城中有不少的鹹魚售賣,這些鹹魚很多都是從青海城那邊運輸過來的。

所以上官儀想當然的認為捕魚這個事情,應該沒有什麼難度才對。

“這位郎君,捕魚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啊。就我們村裡面的情況,大多數時候出海都是捕捉不到什麼魚。

哪怕是偶爾捕捉的比較多,也因為很難長期儲存,意義不是很大。

偏偏我們漁村附近的田地,又很是貧瘠,我們就算是想要種地都很難。”

看著衣著頗為華貴的上官儀,老者鄒著眉頭解釋了一句。

“捕魚最重要的是要有合適的船隻和漁網,否則不會有什麼大的收穫的。

這一次我們在上海縣修建造船作坊和漁網加工作坊,應該是可以改變這裡的情況。

聽師父說,上海縣南邊的海域,漁業資源非常的豐富,到時候我們先去這些地方看看。”

短時間內,劉仁軌能夠做的也是很有限。

不管是作坊的修建,還是其他各種事情,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的。

一窮二白的上海縣,百廢待興,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一時之間也是不知道從哪裡著手。

“劉縣令,要發展上海縣,得想辦法把這些漁村的百姓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參與其中。

否則單靠我們這些人肯定是不行的。”

“嗯,我們就先用豐厚的漁獲來刺激他們一下,讓他們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