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武德九年來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畢竟一座州縣沒有城牆的話, 現在的很多人都是不習慣的。
等到以後大家都習慣了就好了。
“師父,按照五年計劃, 上海那邊並沒有造船作坊的修建計劃, 也沒有其他重要的扶持政策。
那些商人不見得願意去上海那邊做生意呢。”
對於李承宗把自己安排到上海縣的事情,劉仁軌其實是有點不理解的。
他哪裡知道李承宗是想要讓他有基層政府的治理經驗,將來才能更好的坐穩大唐的宰相之位呀。
“商人的嗅覺是最靈敏的,哪裡有利潤,他們就會朝著哪裡全進。
在上海縣的頭三年,各行各業都免稅。
朝廷還會給與上海縣一些特別的政策,徹底的放開對商業的限制。
那些商家哪怕是想要在上海大力的發展鹽鐵茶,官服都會保護他們不受威脅。
並且你想過沒有,上海縣是一個新成立的縣,那裡沒有太多勳貴世家的力量。
到時候各地的人來到上海,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聽從你這個上海縣令的安排。
朕相信上海很快就能發展起來的。”
李承宗顯然是想要把上海縣當成是一個改革的試驗地。
大唐很大,要是步子走的太快,很容易出事的。
但是讓劉仁軌這個弟子出面搞一個縣的改革,危險就非常小了。
“師父,徒兒明白了,但是民部現在也是一窮二白,上海那邊更是什麼都沒有。
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徒兒哪怕是再有本事,去到那裡也沒有辦法發揮出來吧?”
劉仁軌也很是雞賊。
關鍵時刻,自然是想要多搞一點資源過去。
要不然遲遲做不出成績出來,他就難看了。
“這個事情很簡單,朝廷現在不缺鹽巴,你去上海之後,先組織漁民把捕魚業發展起來,特別是鯨魚,如果你能讓人捕捉到大量的鯨魚,那麼上海很快就會發展起來。
與此同時,也鼓勵更多的商人下南洋。東西兩市裡頭的各種香料的價格,你都是很清楚的。
如果能夠大量的將大唐的貨物運輸到南洋,然後再換回來一船船的香料,那麼上海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富裕的地方。”
為了上海的發展,李承宗也算是在全力的給劉仁軌支招了。
畢竟劉仁軌是李承宗的弟子這個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
一旦劉仁軌去到上海縣擔任縣令,朝中肯定會有無數的眼光盯著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