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和書籍價格的下降,讓長安城許多人都有機會買得起書籍。

而渭水書院的部分教材開始在長安書店售賣之後,讀書的人就更多了。

只要學會了拼音,就可以購買一本《大唐字典》,自己學習識字。

而一個識文斷字的人,不管是在作坊裡頭,還是在鋪子裡頭幹活, 都能拿到更高的工錢。

精明的百姓稍微一計算,就發現識文斷字的成本,其實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大部分的百姓,又不是為了科舉,為了做學問去學習的。

“孔掌櫃,長安書店再一次的調整了紙張的售價,按照他們的價格, 我們的紙張基本上就沒有人購買了。

哪怕是我們也跟著下降, 把利潤全部都讓出去, 也沒有辦法做到比他們更低。”

曲阜書鋪裡頭,孟辛勤給孔繁星彙報了一個壞訊息。

最近一點,曲阜書鋪可謂是經營的磕磕碰碰。。

靠著過往的老本,勉強維繫著開業,但是利潤卻是大不如前。

如今長安書店再一次的降低紙張的售價,給他們帶來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

“其他鋪子是怎麼打算?”

“每家的處理情況可能不同,有些鋪子主要是售賣書籍,紙張只是兼顧著做一點。

所以影響很是有限。

其中有一家鋪子,我聽說他們是直接找長安書店的紙張作坊進貨,然後放在自家鋪子裡售賣。

相當於把自己紙張的命脈交給了長安書店。”

孟辛勤還是非常合格的一個夥計。

把各種情況都打聽的比較清楚。

“我們是要跟他們搶奪市場第一的位置,紙張肯定不能從他們那裡購買。

但是這樣的情況,我們也沒有辦法長期的佔據市場。

一定要再次的想辦法,降低紙張的生產成本才行。”

孔繁星雖然很煩惱,但是腦子是清醒的。

“長安書店在明州、廣州等地修建了造紙作坊, 應該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們的紙張成本能夠變得更低。

孔掌櫃,我覺得我們也可以在外地修建一些在造紙作坊。

儘可能的降低造紙作坊的成本。”

孟辛勤給出了自己的提議。

“先看看他們還有什麼動靜, 我覺得這一次的事情, 恐怕沒有那麼的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