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加稅?(第2/3頁)
章節報錯
至於朝廷,農戶、百姓、商家都得了好處,這不就是相當於朝廷得了好處嗎?
治下的百姓都安居樂業,這不就是朝廷希望看到的局面嗎?
“世子,你只說了這種比較理想的場景。
實際上那些商人可沒有那麼好心。
就比如江南的一些養蠶的農戶,他們就是靠著養蠶為生。
但是商人來收購蠶繭的時候,往往卻是不斷的打壓蠶繭的價格,導致百姓辛辛苦苦的折騰了一年,卻是連個溫飽都很難滿足。
而這些蠶繭被加工成絲綢之後,價格暴漲,商人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這種原本屬於農戶的利益,全部都被商人拿走了。
如果朝廷不打壓這樣的行為,豈不是放任商人欺負農夫,豈不是助紂為虐?”
蕭瑀這個反駁,讓李淵和鄭善果聽了頻頻點頭。
好像也有道理啊。
“蕭公,你說的這個情況,恰恰是商業不夠發達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試想一下,大唐的絲綢暢銷全國,暢銷全世界,每年的絲綢都供不應求,甚至價格還在不斷上漲。
這個時候,願意去投資絲綢作坊的商人, 肯定是會增加的。
想要去農戶手中收購蠶繭的商人,肯定也會增加。
原本一個農戶手中的蠶繭,只有一個商人去收購,價格基本上就是這個商人說了算。
這個時候,一定程度上肯定是會損害農戶的利益的。
但是如果有好幾個商人搶著收購農戶手中的蠶繭,您覺得這些商人還會隨意的壓低價格嗎?”
要跟蕭瑀討論商業上的事情,李承宗自然是一點也不會發憷。
經歷了後世網際網路的洗禮,有著超前的眼光,哪怕是自己的能力本身不如蕭瑀這些人中之傑,也不用擔心會說不過他們。
“哼!世子你說的這個太過理想化了。
每個商人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每個商人背後都是有當地世家大族的影子。
哪怕是絲綢真的很暢銷,也不見得會出現好幾個商人同時去搶購農戶的蠶繭的情況。
頂多就是在收購蠶繭的時候,價格稍微的提一提而已。”
蕭瑀本身就是江南豪族出身,對於江南地區養蠶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
他這話,說的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畢竟那些大的商家背後,都是有妖怪的。
要不然人家怎麼可能成為大商家呢?
“這其實就是回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了,世家大族的影響太大,朝廷的政令到了州縣一級之後,影響力大大下降,至於到了鄉鎮一級,那就完全沒有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