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讓科學的風吹的更猛一些(第1/2頁)
章節報錯
渭水書院門口,突然擺出了一溜的小舞臺。
劉仁軌和馬周親自帶著一幫人,準備按照李承宗這兩天教授的方法給長安城百姓進行一些特別的演出。
雖然渭水新城是在長安城外,但是得益於各個作坊的修建,四周快速的聚攏了一批小商小販。
外城的那些作坊是沒有特別嚴格的出入管制,所以匠人們能夠去到圍牆外面購買一些東西。
慢慢的,小商家自然就聚集在這裡了。
而渭水書院就坐落在渭水新城的作坊區隔壁, 新修建的書院大門使用了鋼筋水泥土結構,顯得氣勢輝煌,很快就成為了長安城新的一個景點。
算學系、醫學系和科學系三個系,也在最短的時間內向招募了一批學員。
這些學員,八成都是渭水新城裡頭的匠人子弟,或者壓根就是年輕的匠人。
只要能夠考入到渭水書院, 原本作坊裡頭的工錢照發。
這就相當於是帶薪學習。
所以匠人們的積極性非常的高。
最近一年積極學習的人, 自然就有了更多的機會。
那些原本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匠人,識文斷字跟自己沒有什麼關係的人。
立馬就腸子都悔青了。
所以渭水書院修建之後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渭水新城裡頭各個作坊的匠人及匠人子弟的學習熱情暴漲。
有些匠人還願意自己去掏腰包購買一些書籍學習了。
這是非常難得的。
畢竟哪怕是長安書店把書籍的價格打下來了,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書仍然還是一個奢侈品。
想一想,最便宜的《一萬個為什麼》都要五十文一本。
五十文是什麼概念?
長安城裡頭的大部分普通百姓,一個月的收入也就是兩百文錢不到。
渭水新城這邊的稍微高一點,也是普遍不超過三百文錢。
當然了,有手藝的匠人肯定是不止這點收入。
像是水晶作坊裡頭的個別匠人,月工錢直接就去到了好幾貫錢。
這在大唐絕對算是高收入了。
“大王,今天發生了一件怪事,渭水書院那邊馬周和劉仁軌他們帶著一幫人神神叨叨的,在給百姓做什麼宣傳科學的表演。”
渭水書院門口的動靜,自然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秦王府。
長孫無忌雖然有點沒有搞清楚狀況,但是也第一時間給李世民進行了彙報。
“宣傳科學?他還真的準備豎起科學的大旗,要跟儒學對著幹啊?”
李世民的第一反應很準確。
只是聽到了“宣傳科學”這四個字,他就聯想到了事情的本質。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想的, 但是那幫人做的事情,似乎又跟科學沒有什麼關係。”
長孫無忌想到自己今天親眼看到的表演,心中滿是疑惑。
“他們在渭水書院門口做什麼了?”
長孫無忌的本事,李世民是很清楚的。
現在看到他都那麼困惑的樣子, 李世民也有點好奇了。
自己那個大侄子,到底讓人渭水書院門口做了什麼,會讓大家感到那麼的困惑?
“什麼油鍋撈錢,降妖捉鬼和口噴大火之類的,這些東西明明就是那些道士最喜歡用來斂財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