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夫人就把今天如何跟蘇家談的細細地與顧瀚生說了一遍。

親事定了,顧瀚生興奮得在院子裡狂奔了兩三圈。兩位夫人也不理他了,相伴著去顧夫人住的院子裡坐一會,繼續談論今天的事情。

顧夫人請沈夫人上座,“今天是真的勞煩您了。來吃點瓜果,這瀚州呀雖然好東西少,可種出來的瓜果特別的香甜。您要在這裡以後我不時差人送過來給您。以前您在京都路途過於遙遠,即便送到了也都爛了,這裡離得稍近,這是前幾天老爺差人送來今天剛到,出去時我已吩咐吳媽,瓜果來時就往各屋裡送去。”

“哎,我呀如果不幫你說成這樁親事還吃不著這麼好的瓜果呢。”沈夫人故意打趣道。

“哎喲,您這麼說我都覺得自己寒酸呢,也想搬個金山銀山當謝禮了,奈何就只有這麼幾個歪瓜裂棗了。”

吳媽媽呈上茶點,“婢子給兩位夫人泡了果子茶,也不知沈夫人是否喝得慣。”

“果子茶?”沈夫人問道“還真沒喝過,果子也能做到成茶嗎?我有喝過果子酒,可果子茶還是第一次。”她端起來抿了小口,清甜爽口,還帶有茶香味。“嗯,還可以。”稱讚道。

“生兒的親們定後,我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了。”顧夫人姜氏笑眯眯道。

姜氏是沈夫人真心當作姐妹的,喜歡她的直來直去,如此真性情,在貴婦圈裡是難得的,與她相處讓人很輕鬆,不用猜來猜去的,所以老爺一寫信說她帶著一家子人來振江提親,叫她來作伴立馬就來了,瞧姜氏這麼高興她也心喜,“這下,你就等著當婆婆吧,不出幾年也當奶奶啦。”

“還不是有您在這撐腰,刺史夫人親自登門人家當然給面子啦。”姜氏笑嘻嘻道。

“你客氣了,這親事是生兒自己瞧上的,兩個年輕人有了情意,我們不過是成全了他們的美事。”

“嫂嫂,老大煥兒也成家有兩三年,如今又捐了個承務郎您也用不操心了。現在欽兒也有十七了吧,也該議親了,有沒有什麼中意的人家?”姜氏試探問道。

“怎麼,操心你家兒子的婚事,又想操心我家兒子的事呀?”沈夫人笑著問道。

“都是一家人,作為長輩的當然關心他們的事了,都想看到他們成家立業再生一堆大胖小子,人丁興旺了,我們也算沒白辛苦大半輩子。”姜氏真心說道。

沈夫人喝茶只是笑笑不語,她在猜測姜氏是無意提起還是有意提的,如果她無意提起也就罷了,惹她有意提起,那定是欽兒讓她探口風了,這麼說外面的風言風語是真的了,她雖然來振江沒幾天,可這幾天她可沒閒著,她已拜訪幾個君同僚的官夫了,也從她們嘴裡聽到一些關於他兒子與那姑娘的一些資訊。只是她忙著顧瀚生的事還沒好好地進一步確定,以及瞭解那姑娘的詳細情況。半響她問道:“你那裡可有合適的姑娘說給欽兒?”

“哈哈,我們那邊屬邊境之地,那環境哪有什麼好姑娘配得上欽兒呀。京都那麼多好人家總有適合欽兒的吧?”

姜氏呢,確實是受沈欽之託來跟他母親探口風的,沈欽已跟她說了他和洛沉香的事,姜氏又與兒子確認此事,近段時間常聽到小女兒一天到晚說那姑娘的好,再加上大女兒顧佳元的事,她對洛沉香這姑娘也有了好感,既然他們倆人情投意合,幫一把也算成全美事,所以趁著生兒的這事,順嘴一說,想必梁氏不會那麼反感。

“兒子大了主意也大了,在京都也有給說也幾家門當戶對的,可他非說要先好好讀書,還不想成家,這麼就先擱著了。”沈夫人道。

“嫂嫂,我們呢年紀也大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有些事他們自有主意,只要他們高興了過得也好了,我們也安心。”

“誰說不是呢,煥兒呢自身不爭氣,我也不敢給予多少期望,可這欽兒是我唯一的希望,以後我們沈家就指望他了,找的人家自是隻能助力於他不能拖後腿。當然,如果媳婦孃家過於強勝會被人家拿捏,我也不想看欽兒受委屈。”

姜氏吸了口涼氣,喝了口茶附和道:“呵呵,那是自然。”沈夫人的話說得夠清楚了,不是門當戶對的人家她是瞧不上的,看來沈欽和那姑娘的事懸得很。

兩人談了一會兒,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