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大陸以東有個國家叫大興國,東與禹幫相接,西和陸離毗鄰,南臨青遼,北接晉涼。大興國土地遼闊,地大物博,國盛民富,是其他四國的佼佼者。

大興國有條江貫通南北,名叫振江,位於振江的中游有個繁華之城以振江命名叫振江城。在振江城有個福清庵,這裡香火本來就一般,入了秋福清庵更是清涼,東牆角的菊花開了,房簷下的燕巢卻空了,連香爐的香菸都顯得清冷,往日來來往往的人都忙於生計無暇到庵裡求籤,偶爾來的也是幾家貴婦定期禮佛吃齋小住一兩日。

福清庵的後院住著一位常客,叫洛沉香,字沁陽,年三十有二孑然一身,在庵裡已待有五年有餘,常年用藥養著是個藥罐子,福清寺主持一善大師是她昔日好友,五年前一善把她接到庵裡,明面說是讓洛沉香陪她煮茶研詩順便靜心養病,實則是見洛沉香隻身孤涼無人照看不忍看她單落,就接到庵裡讓她可以照應。

一善俗名蘇子瑩,字瑾瑜,原是振江城一號大商家蘇伯仁之女,家境殷實,才情兼備,養尊處優的大家小姐誰曾想有天會剃髮修行遁入空門,真是世事無常造化弄人,皆是因為一個“情”字。福清寺的老主持見她聰敏端正慧根極好在圓寂前就把主持之位傳與了她。

現在她的日常是,晨起帶幾個弟子做兩個時辰的功課,午後要麼給來禮佛添香的貴婦講講佛法,要麼就來陪陪洛沉香讀詩研詞解悶,雖然清苦但也算悠然得意。

說到洛沉香這個藥罐子,要比蘇子瑩也就是一善大師更曲折坎坷命運多舛。她這一身病症的來歷是難以說得清道得明。儘管在福清庵這個佛門清靜之地也無法照拂她內心的悲切和幽怨。儘管有一善精心照顧並常給她講些道經佛法,也解不了她心中鬱悶之結,洛沉香的身體還是一日不如一日,把自己的靈魂緊鎖在悲怨的深淵裡,無法自拔。一善以為以洛沉香這麼聰敏的一個人早應該把人間悲歡福禍看得通透才是,怎料她執念太深,所以聰明反被聰明誤。

其實洛沉香對生死早已看透,因她已了卻心願了無牽掛,對世間的繁華盛景人間悲歡不再依戀,只盼著早日與家人團聚,脫離這人間苦海,如今已油盡燈枯不過是捱日子罷了。若說還有一絲牽掛就是這個一善大師和身邊的侍女喚菊。

洛沉香喜秋也厭秋。喜,因秋高氣爽菊開風輕,楓林霜葉紅於天。厭,因為柳枯燕走水寒暮重。人總是這樣,自相矛盾自尋煩惱。一善說,哪有對一事物又喜又厭的,四季不過是陰陽交替萬物更新,叫她莫過感慨。

“秋氣清寒多愁病,娘子添衣煨新茶”,秋季還是一個過病的季節,果然中秋一過寒氣陡降,洛沉香的病又加重了。這日,一覺醒來感覺精神比往日賙濟,可能是昨日一善下山求得新藥方的效果,洛沉香起身掀開簾子看看窗外,不想晨曦暖菊萬里雲輕,幾日沒出屋子很是煩悶,很想外出走走,松泛松泛筋骨。

“喚菊,喚菊”她叫來身邊唯一的侍女。

“香姨,您醒了?”聽到洛沉香的叫喚在外面煨菊的喚菊立馬進來。

“助我洗漱一下,我要到外面走走活絡筋骨。”

喚菊走到床邊扶她額頭試試,又聞聞洛沉香的衣襟“出汗了,昨日的藥果然是好的,不枉一善師傅辛苦求來,我給您換換衣裳後再睡會兒吧。”

“不了,看著今日天氣甚好我要去外面透透氣,幾日來一直躺著煩悶得很。”她執意道。

“不行,您剛好點又去吹風怕是不好。”喚菊也是個執拗的人。

“我知道,可我真的躺不了,小祖宗你就讓我多見見太陽吧,說不定哪天就看不到了。”

“呸呸,一大早盡說這些不吉利的話,把剛才的話收回去!”喚菊說道。“您才剛過而立之年,不過是一時身體有恙,大師傅一直盡心尋找名醫,求醫看病確實是需要醫緣的,以前求了多少藥方都不見起色,這不昨天才吃了傅大夫的藥方今天就好多了,可想是醫緣來了,定馬上好了,一善大師傅給您算過了您還有五六十載的壽命呢。”菊立說著說著已淚眼婆娑。

洛沉香把喚菊拉到跟前幫她拭掉淚水“我知道你為我好,心疼我的身體,可我的身體我自知,能熬過一日是一日,我早就通透了,你也一樣要開明,雖然這麼說我哪能捨得你呀,還沒看你出嫁呢。我是很珍惜你我這段緣份的,我無兒無女看你勝過兒女,我不讓你出家守著我是想以後你長大了可以尋覓可心的人嫁了,以後也有個依靠,你的嫁妝我早就給你備好了,雖比不了大富大貴的人家,但足以給你爭爭面子的,可別嫌棄,你看多清秀的姑娘一哭臉都成包子啦!”

“不,我不嫁,我要守著您到七老八十。”喚菊投入洛沉香的懷裡鼻子蹭著心口,那鼻息既溫暖又讓人留戀。

“喲喲,這兩年還小倒是這麼說,再過兩年瞧瞧,到時可別恨嫁了”。

“真的......”喚菊哽咽得說不出話。

喚菊已到及笄之年,來福清庵已有四年,是洛沉香和一善撿來收養的孤女。

四年前,洛沉香和一善大師下山到城裡尋訪名醫,聽說城裡來了個從京都來的大夫,醫術精湛專治疑難雜症。在東街一座酒樓的牆角邊有個衣裳襤褸的女孩,在那行乞,年紀不大十來歲左右,頭髮蓬鬆凌亂,整個人瘦骨嶙峋,雖然看著面黃肌瘦但五官周正眉清目秀。因為深秋天氣陡寒,她穿著過於單薄縮在牆角里瑟瑟發抖,看著讓人很是憐惜。

也許是緣分也許是同病相憐,看到她孤苦伶仃就像十五年前的自己,所以一看到她就心生收養的念頭,再加上一善是出家人慈悲為懷她慈悲心更甚。兩人和小女孩詢問原由,原來她叫小憐家住振江下游,夏季暴雨連連振江發大水,把整個臨江的村莊都衝沒了,父母姊妹都被洪水沖走了,她幸運被卡在一棵大樹上而得以逃生,後面只能一路乞討到此地。

小女孩也聰明機警,看到兩人慈眉善目又主動了解她的情況覺得必定是好人,於是她就跪求收養願為奴為婢,只要有個安生立命之地就行。兩人不忍心看她再東奔乞討,有一頓沒一頓的想想就心疼,所以就把她一起帶回福清庵裡,從此洛沉香身邊就有了這麼個小不點陪著,也少了些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