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心懷叵測(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辰看著地圖,暗自將地圖上的兵力部署,聯絡起來。
袁術如今坐擁揚州,徐州,豫州一半,共計四十八郡,幅員遼闊,勢力頗大。
一開始楊辰田豐郭嘉三人制定的計劃便是,以削除袁術手下大軍兵力為主,防禦為輔,步步紮營,穩紮穩打。
是因為那袁術為了擴大軍隊,強行徵召,兵力雖然五十萬大軍,可是也是竭澤而漁,不論揚州,還是現今的徐州,十五歲到三十五歲的男性,幾乎呈現斷層姿態。
從去年陳留之前大敗袁術開始,袁術兵力不過十萬。
而自從討伐董卓以來,袁術已經經過了四次大規模徵兵。
可以說揚州的人,十室九空,根本沒有調養生息的時間。
袁術的五十萬大軍看似可怕,可一共也只有三次進攻的機會。
一旦抵禦住三次進攻,袁術便再無力攻取任何土地,只能坐以待斃。
幷州在楊辰的良好經營之下,兵力充足,人口也逐漸迴轉。
現如今只是徵兵年紀從十八歲降到十六歲,便已經多出了足足十萬大軍。
足以可見幷州冀州部分人口數量。
一開始制定計劃的時候,郭嘉便提出了三個計策。
上策乃是防禦坐穩幷州,冀州兩地,東路西路兩路齊出,一同夾擊袁術,而後連番追擊,將徐州納入領土。
中策是幷州抗擊,逐漸削除袁術人數,讓袁術逐漸失去兵力,這一計策的缺點便是時間過長,中間的變化無法預料。
下策是幷州三十一萬大軍一齊攻打,仰仗精銳眾多,大敗袁術,一舉奪下徐州,這一計策缺點也很明顯,三十一萬大軍定然可以大敗袁術,可問題是此舉損失過大,之後五年乃至七年,楊辰都沒有徵伐的能力。
所以為了避免上述計策的缺點,楊辰將上策進行了稍微變動。
出奇兵。
以上策的中路幷州大軍,變換為西路幷州大軍為主力,楊辰親自率領,聯合劉備。
中路抗擊袁術,西路快速突破,東路遙相呼應。
一旦西路取得勝利,大破袁術,中路東路便立刻跟上,以徐州為補給,一舉奪下壽春。
其中唯一的風險,就是楊辰不在幷州,幷州安全相比之下,不高。
此舉也十分考驗楊辰的統兵,他需要同時與袁術,劉備相互週轉,看破那些人的計謀,才能獲得最大利益,否則與中策無疑。
楊辰思量許久,手指點上地圖,言道:“袁術二線大軍在距離兩百里的野外,共計十萬人,三線大軍在三百里外,共計三萬人。”
“我等若是能夠一舉將這十萬人殲滅,縱然是袁術逃走,壽春也空虛無力,定然要歸於我等之下。”
“此計策如何?”
田豐遙遙看去,皺眉言道:“主公,經此一役,我軍士卒疲憊不說,便是糧草只餘下五日可用,以七萬人對十萬人,尚且是我等路途勞頓,勝負不好說。”
楊辰思量片刻,再次言道:“糧草問題,可以問劉備要,若是能夠聯合劉備,可行?”
田豐看著豫州城內,良久之後,微微搖頭。
豫州府邸內,徐庶看著劉備,輕笑一聲。
“自然是不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