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徹底掌權,手下兵馬二十萬人,號四十萬大軍,坐擁江東。

一直到楊辰平定西涼,三分天下格局形成。

楊辰沒有想到,這一世自己還沒有攻打荊州,就遇上鮮卑叛亂。

討伐鮮卑,而後休養生息,足足用去了兩年時間。

而後平定西涼,整備大軍,又足足用去一年時間。

雖說他手上足足有七十萬大軍,可給了劉備和孫權三年的發展時間,三方兵力雖說差距仍然巨大。

可已經不再是當年曹操攻打赤壁一樣,兵力懸殊。

不過統一天下,楊辰勢在必行。

公元208年,楊辰整備七十萬大軍,出兵南下,攻打荊州。

楊辰心中很清楚,想要切斷孫權和劉備的聯絡,也為了防備他攻打其中一方時候,另一方背後偷襲。

就只能先行攻打荊州。

而想要攻打荊州,第一個選擇就是赤壁。

不過不同的時間,同樣的地方,楊辰有了提前準備,心中已有決策。

這一世,楊辰拿下揚州後,並沒有立刻攻打江東。

在揚州,有郭嘉的安排,練兵三年,已然有了一隻人數高達二十萬精通水性的水軍。

不出所料,得知楊辰即將攻打荊州。

孫權與劉備聯盟,一同抗敵。

不過這一世,沒有蔣幹,沒有連環計,楊辰手下有精通水戰的大將,亦有精通水性的大軍,無論是周瑜還是諸葛亮,在大軍面前,無計可施。

最後只得以大軍正面相對。

不過劉備不過十萬大軍,能夠抽調出來防禦荊州的,不過七萬而已。

孫權的四十萬大軍,也只有三十萬能夠擺在正面。

楊辰二十萬水軍開路,其餘五十萬大軍經過半年訓練,也已然能夠適應水戰。

足足七十萬大軍壓境,孫劉聯盟極力抵抗,卻也無濟於事。

不過在周瑜和諸葛亮的出謀劃策之下,孫劉聯盟硬生生又是堅持了一年,才徹底的丟掉荊州全部。

自此,孫權被困江東不得出,劉備被困益州不得出。

兩方聯盟徹底被切斷。

而後,楊辰親率二十萬大軍,田豐趙雲率二十萬大軍,郭嘉黃忠率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共同攻打江東。

餘下十萬大軍,坐鎮荊州重鎮,劉備想要援助孫權,奈何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