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臥龍出(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葛亮繼續言道。
“如今益州疲弊,劉璋闇弱,北雖有張魯,此人卻也匹夫一個,不可成大事,手下兵力不足兩萬餘人。”
“而荊州之地,劉表年老意衰,且只願貪圖享樂,年高之下,以無時日。”
諸葛亮回身,看向劉備,言道。
“亮雖不曾出南陽,卻已然知曉,袁術于徐州,吞併三十五萬大軍,意圖攻佔幷州,以亮之見,楊辰雖在豫州,可幷州之地,尚有郭嘉,荀攸等人駐守,共計二十萬大軍。”
“又有黃忠,趙雲等虎將輔佐,此一戰,袁術看似兵力龐大,卻必敗無疑。”
“而楊辰此時,率領其下士卒,屯兵汝南等地,想必是要等幷州大軍襲來,一同夾擊,奪下壽春,繼而奪取揚州。”
“一旦楊辰事成,轉來便可以徑直攻打豫州,豫州一無天險可守,二無兵士可御,死守豫州,不過坐以待斃也。”
劉備聽聞,心中不由得生出感慨。
此一番言論,正是徐庶死前,專門告誡他的話語。
而兩人所言,竟然不謀而合。
劉備只是心中所想,面上並無異色,也並不開口言說。
諸葛亮繼續言道。
“而荊州之地,臨靠長江天險,南可禦敵與江東,北通洛陽,兗州,東可順江而下,直達吳會,江東揚州盡在其下,西通巴蜀,而劉表年高無能,玄德公可有意乎?”
“益州之地,巴蜀之中,乃天府之國,東有崇山峻嶺天險可守,西和諸戎,北降張魯,保其巖阻,扼守荊州,若跨有荊,益兩地,則玄德公可休養生息。”
“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自荊州而起,率大軍以向洛陽,豫州。玄德公則親帥大軍,出於秦川,進而向兗州,雍州,天下可定也。”
劉備聽聞,不由得心中震撼。
若非聽到此間一席話,他現如今,還在設想到達荊州之後,如何才能抵禦楊辰進攻。
可若是依照諸葛亮之言,他便可以直取益州,憑靠天下,坐觀楊辰與那江東孫策孫權鬥爭,獨自發展壯大。
一旦此等謀略成功,只要坐等天下大變,匡扶漢室,恢復中原,指日可待!
劉備心中震撼無以復加,激動難耐卻不知如何言語,起身再拜,言道。
“今日聽先生一席話,備,備不知所言!”
諸葛亮輕笑,起身攙扶,言道:“玄德公以仁義名聞天下,輔佐明主,亮心中激動,玄德公此後,便是亮之主公,無需行此大禮也。”
劉備聽聞,感激涕零,雙手緊抓,“備願拜先生為軍師。”
兩人交談許久,而後一同走出茅廬。
關羽張飛兩人,此時心中怒氣已消,相互見過之後,便一同牽馬上路。
諸葛亮立於木橋之上,回頭望去,心中無限感慨。
“此去一別,不知何時還能再回。”
諸葛亮喃喃自語,心中卻是豪情萬丈,而後,對著村落,重重抱拳,轉身跟隨劉備離開。
那茅廬在陽光之下,雖破敗,卻熠熠生輝。
只是離去四人,卻沒有看到竹林之間,站立一人。
那人,便是水鏡先生。
水鏡先生眼看四人離去背影,又遙看茅廬,嘆息一聲。
“此一去,便是臥龍出山,此天下,恐無人可當。”
說出此話,水鏡先生突然搖頭輕笑道:“呵呵,我在胡說什麼?”
“此天下,不還有那人,能與孔明一較高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