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叔叔,還請稍安勿躁。”

“你們認為,這洛陽城,還有我繼續待下去的必要嗎?”

楊辰沒有正面回應楊彪和楊虎的詫異,反倒是如此詢問道。

聽到這兒,楊彪和楊虎相視一眼,眼中露出不解之色。

即便是朝堂之上的一方巨鱷,也依舊沒有完全聽明白楊辰這番話蘊含的意思。

要知道,在世人眼中,洛陽城這塊寶地,可是大漢國都呀!

即便是權力中央有許多勾心鬥角的鬥爭。

但只要大漢帝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裡就是當之無愧的正中心!

“叔父!”

“你們還記得,半個月前劉焉那廝的奏摺嗎?”

楊辰語氣迫切地問道。

“這……”

“當然記得。”

“劉焉那廝,整天不想著怎麼治理地方,淨是搞這些沒用的玩意兒。”

楊虎滿臉不忿地說道。

在大漢一眾官員之中,劉焉實在是個擺不上臺面的小人。

雖然這傢伙是漢室宗親,可從他擔任官職至今,可以說是一點建樹都沒有!

當初黃巾之亂的時候,劉焉到幽州任官,結果被黃巾打的落荒而逃。

不僅丟失城池,而且還幹了屠殺百姓冒領軍功的事兒。

這事兒整的,各路地方刺史州牧紛紛瞧不起他。

因此,劉焉雖然名列漢室宗親,路人緣這玩意兒,卻是差到了極致。

可就是這樣一個傢伙,在前不久,上奏朝廷,建議以刺史取代州牧。

這個制度,在楊虎和楊彪看來,不過是搬起石頭砸腳的操作罷了。

在大漢原有的制度裡,一州之中,刺史和州牧,兩個職位只能同時存在一個。

這也就說明,要不只有刺史,要不就只有州牧。

劉焉這個提議,不是搬石頭砸腳是啥?

可是,熟知歷史大勢走向的楊辰心裡卻清楚,正是劉焉的“刺史代替州牧”制度,讓大漢地方勢力徹底崛起。

從今往後,各路諸侯開始割據,軍閥林立狀態逐漸出現。

臂如,現在的涼州刺史是董卓。

如果按照原有的漢制,應該從京城之中再派遣一名官員去涼州擔任州牧。

然而,在“刺史取代州牧”制度的作用下,涼州的地方豪強董卓,直接成為了真正的一把手!

原本,刺史和州牧存在的意義是相互制衡,不讓一家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