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點定南北(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忱在門外很是緊張。
三日前山上與天師交談之時,天師便說要他跟隨楊辰,日後必有大成。
下山之後,他還未與家裡訴說,便被楊辰傳令於此,竟然直接讓他做了一個校尉。
雖說現在亂世之時,校尉並不高,可他先前只是王家一子,此時得到朝廷封令,更是激動,告別家裡,便急忙趕往刺史府。
片刻之後,下人讓他入內,他進門看到楊辰便拜。
“楊大人,屬下王忱參見。”
楊辰輕笑,對這個未來的的荊州刺史,他還是很看重的,起身虛扶,開口笑道:“王忱,進入軍中,可有感想?”
王忱連連道謝,“感謝楊大人厚愛,才來軍中有所不便,屬下能夠克服,請大人放心。”
一直到現在,王忱都還沒反應過來,前幾日在山上與他稱兄道弟的楊辰,竟然便是幷州刺史。
楊辰象徵性的誇讚兩句,也沒有多言其他。
畢竟只是以後的名臣,現今還未展現能力,可以重視,但沒必要過於捧高,任其自然發展便可。
時無戰事,呂布與曹操退居雍丘,袁術被大敗,短時間內無力再戰,劉備式微,更是如此。
加上臨近冬日,楊辰與諸多將領決議待到明年春日再行出征,期間調養生息,整理士卒。
沒了戰事,楊辰倒也輕鬆,雖然他名為幷州刺史,但文有荀彧荀攸,武有田豐郭嘉等人,另有趙雲典韋張郃等人輔佐,需要他做的事情極少。
好不容易有了休息時間,楊辰便自覺墮落,日日在宅院,與蔡琰等人逛街散佈,好不快樂。
只是剛剛立春之時,卻有一道訊息,打破了楊辰的計劃。
北方烏桓族首領蹋頓,舉兵南侵。
幷州刺史府,楊辰端坐正中,左右兩旁文臣武將列坐,共商國事。
“諸位,北方戰事你們都看了,有什麼想法?”
荀攸率先開口言道:“主公,先皇時期,北方烏桓族被我漢室接連討伐,喪失戰鬥力,此番捲土重來,定然是看到中原戰亂,我等必不可退卻容忍。”
“我當然知道不能退卻,問題是我們謀劃開春之時,討伐兗州曹操,此時北方來犯,我們先應那方為主?”
田豐一旁言道:“主公,我們為討伐曹操做了半年準備,若是此時更改計劃,得不償失不說,更是打亂戰略,再行準備過於倉促,勝負難料啊。”
荀攸道:“那烏桓不過馬上民族,能有多少人?我三十萬大軍,如何能說勝負難料?”
田豐語噎,片刻後卻說:“縱然是輕易取勝,可延誤了南方戰機,曹操袁術雖然不成大勢,但也不得不防。”
“行了行了,別超了。”楊辰開口打斷兩人,看向一旁郭嘉,問道:“奉孝,你如何看?”
現今謀士大多獻策,他可不相信郭嘉能沒有自己的想法。
郭嘉沉默片刻,開口說道:“屬下以為,還是優先討伐曹操為好。”
“為何?”楊辰來了精神,知道這郭嘉是有點東西。
郭嘉緩緩起身,開口言道:“屬下有三點。”
“第一,討伐曹賊乃是策劃半年之計,立春之後便已經開始了糧草先行,此時我軍大部分糧草都在幷州與兗州之間,若是按捺不動,轉頭討伐烏桓,糧草不足,一旦拖延幾日,大軍便補給不足,勝負確實尚未可知。”
“第二,烏桓族人數並不多,大軍來犯不過數萬餘人,且多為騎兵,行軍極快,來去自如,若是前去討伐,必定要一舉將其摧毀,大軍勢必要深入北方,於我不利,可若是派兵鎮守北方,那騎兵掠陣尚可,攻城不足,縱然南下,也不過掠奪一番,不足為懼。”
“第三,現今天下,唯有主公一人獨大,此時討伐北方,難保曹操袁術不會聯合起來,若是那時,幷州空虛,向南空虛,對方一路大軍向北,我等還要回防,北伐不成,還要耽誤時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