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請丹皮爾先生確認一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葛志梁小聲地給徐盈和祝年翻譯楊凱的話,旁邊幾位聽不懂英語的官員也都湊上來聽。
會議室裡還有幾位技術幹部是有一些英語底子的,口語達不到能夠與外賓談笑風生的程度,但多少能夠聽懂個大概。
聽到楊凱的話,眾人都是心裡咯噔一下,覺得不太妥當,卻又說不出有啥不對,於是便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對面的丹皮爾。
“我認為……”
丹皮爾幾乎是條件反射般地抽動了一下肩膀,但這個平日裡做得很嫻熟的動作此時卻有些僵硬,他一句話說了一半,終於還是嚥了回去,換成了一句服軟的話:
“當然,我們奧丁工廠一向都是非常尊重客戶的意見的。”
在徐盈、祝年等人眼裡,丹皮爾是外商派來的談判代表,必然是那種受過良好教育,經常參加涉及到幾千萬美元級別談判的那種商場精英。
而事實上,丹皮爾即便在奧丁工廠也只是一個跑腿打雜的角色,交際能力是有一些的,但他交際的物件只是一些中小企業的中低層員工。有限地幾次跟著瓦蘭斯出席個上檔次的酒會,就是他跟人吹牛時候的全部資本了。
他之所以能夠在徐盈他們面前牛烘烘地耍大牌,其實都是被中方人員慣出來的。現在來了個不鳥他的年輕人,一張嘴就聲稱自己是專案的甲方,而他丹皮爾是乙方的代表,丹皮爾立馬就慫了。
奧丁工廠只是一家普通的機械廠,沒有張狂的資本。他的老闆兼叔叔瓦蘭斯在甲方爸爸面前都是畢恭畢敬的,他在甲方叔爺面前還敢得瑟嗎?
“我的老闆高凡先生告訴我,奧丁工廠是一家小企業,沒有能力獨立承擔這套維生素C裝備的生產,是這樣嗎?”
楊凱注意到了丹皮爾氣勢的變化,於是繼續端著架子問道。
“不,我們並不是一家小企業,奧丁工廠成立於1938年,在二戰時期是盟軍重要的裝備供應商。在戰後歐洲重建的時候,我們曾經為法國和義大利……”
丹皮爾開始炫耀廠史。
“這只是過去。”楊凱打斷了他的敘述,“據我所知,奧丁工廠現在連100名工人都沒有,完全不可能承接我們這套價值2000萬美元的維生素C裝置的製造業務。”
“這正是我們準備和徐女士他們合作的原因。”
丹皮爾只得實話實說了。沒辦法,楊凱的氣場太足,丹皮爾有些適應不了。
其實,如果他是一位真正的商場精英,完全能夠想到楊凱是徐盈請來的救兵,是聽命于徐盈的。他只要能夠向徐盈他們施壓一些壓力,徐盈他們自然會出來打壓楊凱。
丹皮爾是被楊凱一開始說的“甲方”這個概念給唬住了,一時來不及分析對方陣營的關係。
“我昨天和徐女士以及茂化機的郭廠長、楊總工討論過了,結合奧丁工廠現有的實力,我們擬定了一個任務分解清單,請丹皮爾先生確認一下。”
楊凱隔著桌子遞過去一疊資料。
這疊資料,是楊凱在短短兩天時間裡編寫出來的。他在滄塘向海青文、廖德榮等人瞭解了裝置設計的情況,列出了若干關鍵的製造環節。隨後,他來到瑞章,與楊景林等一干茂化機的技術人員探討了生產工藝上的問題。
在此基礎上,他編寫了這樣一份任務分解清單,其中規定了茂化機的技術工人應當參與的先進工藝環節,這是保證茂化機能夠獲得奧丁工廠先進生產技術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