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分寸的拿捏是最困難(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立農又點了點頭,算是揭過了此事。
茂林省化工廳報上來的材料裡,提到了高凡的名字,但並沒有特別強調高凡在此事中的作用,只說是在因公出訪美國期間,為化工廳瞭解到了這樣的資訊,而最終的英明決策,是化工廳做出的。
鄭立農看到材料的時候,就猜出高凡在此事中肯定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因為這件事做得很大膽,這不是茂林省化工廳的官員們能夠做得出來的,而以他對高凡的瞭解,相信高凡肯定能做出這樣的事。
不過,鄭立農也並沒有想為高凡打抱不平的意思,他很欣賞高凡,因此反而擔心給高凡太多的榮譽會導致拔苗助長。
此時,聽高凡自己說只想當無名英雄,他也就無須再說什麼了。
“我之所以能夠勸說奧丁工廠和茂化機合資,就是因為奧丁工廠在美國已經無法再生存下去,它僱不起工人,也無法獲得新的投資。如果不與中國企業合作,它只能是苟延殘喘,最多再過一兩年就得破產倒閉。”
高凡也沒有再提通報表揚的事情,而是繼續說著自己此前的話題。
“你是說,在美國有很多這樣的工廠,我們可以如法炮製?”鄭立農敏銳地悟到了高凡想說的問題。
“鄭部長英明。”高凡隨手拍了一記馬屁,反正也不花錢不是?
鄭立農笑著瞪了高凡一眼,隨即便沉思起來。
“這種事,不能錯失良機,同時又不能操之過急,分寸的拿捏是最困難的。”高凡在一旁說道。
“你擔心什麼?”鄭立農問。
高凡說:“美國正在去工業化,有許多工業企業面臨破產倒閉,而以美國人的見識,又絲毫想不到把廠子遷到亞洲來……”
“你說美國人沒見識?”吳哲夫再次聽不下去了,出聲質疑道。
高凡點點頭:“沒錯,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亞洲是怎麼回事,他們是一無所知的。這就好比……,呃,吳秘書,你知道甘比亞是什麼樣嗎?”
吳哲夫茫然地搖了搖頭。甘比亞這個國家的名字他當然是聽說過的,也知道是非洲國家,但具體是在非洲的什麼地方,有多大面積、多少人口,他還真說不上。
高凡說:“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就像咱們對甘比亞這種國家的印象一樣,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實。
“奧丁工廠的老廠長瓦蘭斯,也算是在化工機械領域浸淫多年的老人了,但我跟他說起中國自己能夠建造5萬噸的尿素裝置時,他是很震驚的。”
鄭立農點了一下頭:“這也並不奇怪。這些年到國內來訪問的一些歐美人士,對於中國的情況也是非常不瞭解的。”
“這就是了。”高凡接著說,“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我們能夠抓住這個機會,把一些面臨破產的美國企業引入到中國來,甚至包括他們的管理人員、工程師和高階技工也一併引進,對於提高咱們國家的工業水平,是有極大幫助的。”
“你說得有理。”鄭立農說,“但你說的不能操之過急,又是指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