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幹工業是沒有前途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16周的樣子。”
瓦蘭斯的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嘴唇動了幾次,都沒有說出話來,似乎是不知道該如何說才好。
“怎麼,你們的工人已經流失了嗎?”高凡問道。
瓦蘭斯道:“也不能說都流失了,還是有一些工人在家裡閒著的。但如果要接下這麼大的一個訂單,而且16周之內就要交貨,光靠這些人就遠遠不夠了。”
“你是說,先前被你們裁撤掉的那些工人,都被其他企業招聘去了?”鮑勃問。
瓦蘭斯說:“只有很少的一些去了其他企業,大多數人是進城去了。”
“進城幹什麼?”
“幹什麼的都有。開計程車的,去商店做銷售的,去酒店當招待的。總之,就是不再幹工業了。大家都知道,幹工業是沒有前途的,所以年輕一點的工人,都改行了。”
鮑勃皺了皺眉頭。關於搞傳統工業沒有前途這一點,在美國社會也算是共識了,但在來奧丁工廠之前,他並沒有太直觀的感受。
關於傳統制造業衰退的問題,金融界的看法是積極的,他們認為傳統制造業利潤低,屬於應當淘汰的產業。美國只要大力發展金融業就可以了,外國人負責幹活,美國負責拿利潤,何樂而不為?
鮑勃一向也是持這種觀點的,但面對著一個衰敗的奧丁工廠,他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
“瓦蘭斯先生,照你這個說法,奧丁工廠豈不是要關門了?”高凡問道。
瓦蘭斯無奈地點點頭:“是的,它的下場只能是關門。事實上,如果不是為了廠裡這些跟了我幾十年的老工人,我早就該把廠子關掉了。它已經連續好幾年虧損了,而且完全看不到轉為盈利的可能性。”
“可是,我聽說奧丁工廠是你的心血啊。”高凡說。
瓦蘭斯嘆道:“是啊,這家工廠是我創辦的,就像我的孩子一樣。可這又如何?現在美國已經不搞化工業了,歐洲和亞洲倒是有需求,但德國人和日本人把那邊的市場佔得死死的。
“尤其是日本人,他們的勞動力成本比美國要低出一半還多,而化工裝置製造是最佔用勞動力的,美國企業根本就沒有競爭力。”
高凡轉向鮑勃,像是隨意地說道:“鮑勃,你覺得把奧丁工廠遷到中國去怎麼樣?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連日本的一半都不到,如果把奧丁工廠的裝置和中國的廉價勞動力結合起來,是不是能夠重振雄風?”
“你是認真的?”鮑勃卻沒把高凡的話當成玩笑。兩個人已經很熟了,鮑勃自認能夠看透高凡的心思。
“把工廠遷走是不可能的。”瓦蘭斯說道,“我們的很多裝置根本不可能搬走,此外,一家工廠也不是光有裝置就可以生產的,我們剩下的這些老工人,才是奧丁工廠最大的財富。”
“能讓這些老工人到中國去工作嗎?”高凡問道。
瓦蘭斯堅決地搖了搖頭:“這不可能!我們的很多工人連紐約都沒去過,他們怎麼可能會跑到地球的另一面去工作?”
“那麼,你呢?瓦蘭斯先生,如果讓你到中國去工作,你會接受嗎?”
“我?我倒是無所謂,但我去中國有什麼用,雖然我過去也是一名卓越的車工,但光憑我一個人,可造不出你想要的那100臺離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