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鮑勃的眼力的確不錯(第2/2頁)
章節報錯
“要製造維生素,最好的地方就是亞洲,也許也包括中國吧。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太高了,在美國生產維生素是要虧本的。”
“也許吧。”多里安並不爭辯,因為他知道凱文的話是對的。
這些年,美國的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許多傳統產業都支撐不下去了,紛紛遷往亞洲。能夠留在美國的產業,都是技術門檻比較高,能夠獲得超額利潤的產業,比如半導體、軟體、飛機、藥品等等。
維生素的生產技術難度不大,利潤不高,美國企業已經看不上了。亞洲企業憑藉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生產維生素還能有一些不錯的利潤。從這點來說,高凡應當慶幸他是生在中國,而不是美國。
“謝謝你,多里安。”凱文說道。
“這麼說,哈奇集團準備支援這個年輕人了?”多里安問道。
凱文道:“我想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鮑勃已經帶他去洛戈公司了。”
“哈,難怪哈奇集團能夠如此成功。不過,凱文,我可告訴你,我和那個小子簽了一份長期的供貨合同,我希望這份合同能夠得到履行。”多里安說。
“我想,你會看到你們的合同得到履行的。”凱文說著,結束通話了電話,接著便撥通了另外一個號碼。
接下來的幾天,鮑勃照著高凡的要求,為他聯絡了一系列企業,有生產食品的,有生產飼料的,也有做紡織、印刷、傢俱等各個領域的。
維生素只是高凡想做的其中一款產品。他腦子裡有不計其數的化工工藝知識,這些知識相對於這個時代而言都是領先的,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他現在苦惱的是陷入了選擇困難症,不知道先把哪些技術拿出來更為有利。當然,化工產業都是很費錢的,越是利潤高的產品,生產裝置的投資就越高,這是高凡無法克服的障礙。
他的想法,是先借維生素這個產品賺幾筆快錢,用這些錢來建設其他的生產裝置,相當於立體滾桶式的發展。
有過春交會的經歷,他知道想在國內找到化工產品的外貿訂單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年代,中國的化工業在國際上屬於小透明,沒有哪個外商會到中國來採購化工產品。
而如果沒有外貿訂單,僅靠內需,高凡就不可能快速積累起資本。
就拿維生素c來說,現在中國國內連人都很少會到藥店去買維生素c,更別提在飼料中新增了。而西方國家已經有成規模的飼料產業,飼料新增劑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
要想透過維生素c來賺錢,只能寄希望於外銷。
既然如此,那麼自己好不容易來一趟美國,就多接觸一下美國的企業,瞭解他們需要哪方面的化工產品。誠然,現在他們都是在西方市場上滿足這些需求的,但如果來自於東方的產品更加物美價廉,他們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高凡,我有一個朋友,是過去打籃球的時候認識的。他聽說我交了一箇中國朋友,很感興趣,想認識認識你,你願意見他嗎?”
這天,結束了對幾家公司的訪問之後,鮑勃不經意地向高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