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廖,回來了!”

“喲,廖工,你這又是滿載而歸啊!”

“嘖嘖嘖,老廖,你這去鹿坪還不到兩個月吧,瞧你起碼胖了10斤了……”

省化工設計院的家屬院裡,正在樓下納涼休閒的眾人圍上了一位剛從外面走進來的男子,大家眼睛齊刷刷地盯著那男子手裡拎著的大包小包,嘴裡說出來的話分明帶上了濃濃的酸意。

尼瑪啊,在大家苦哈哈數著鋼鏰過日子的年代,你拎著兩隻老母雞、一桶油、半口袋花生這樣招搖過市,真的很合適嗎?

進來的這位男子,正是廖德榮。他現在的編制依然掛在化工設計院,只是兩個月前被化工廳下文臨時借調去了鹿坪那邊的一個什麼滄化公司,最近據說還被任命為一個什麼廠子的總工程師了。

化工設計院是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知識分子的一大惡習就是擅長於考證。有心人已經瞭解過了,這個滄化公司其實就是滄海化肥廠的勞動服務公司。廖德榮跑到這樣一家公司下屬的廠子去當總工程師,怎麼也算不上是高就,應當算是貶謫了吧?

廖德榮剛剛被借調走的時候,大家的心態都是幸災樂禍的。這倒不是說老廖在設計院有多遭人恨,而是知識分子們有另外一大惡習,那就是盼著同行倒黴。甭管這個同行與自己是啥關係,哪怕是頭一天還在一起喝酒聊妹紙的好友,只要對方倒黴了,就能襯出自己的幸運。

可旋即,眾人就發現自己高興得太早了。兩週之後的那個週末,廖德榮從鹿坪回瑞章來休息。他回到家屬院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多鐘了,院子裡沒啥人,所以也沒人注意到他。

但第二天,半個院子裡的人就聞到了有人家裡燉雞的香味,那叫一個沁人心脾,那叫一個讓人垂涎欲滴。

80年代初的中國,不逢年節,不坐月子,哪有人家會燉雞吃的?

眾人出了門,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像獵狗一樣循著味道找去,這才發現香味來自於廖德榮家。抬眼看去,在廖德榮家的陽臺上晾著許多衣褲,還有一長竹竿的臘肉香腸。工程師們都是憑著心算就能解有限元問題的,這還猜不出事情的原委?

老廖回來了。

雞是老廖帶回來的。

老廖還帶回來一竹竿的臘肉香腸。

老廖發了!

隨後的事情,在不斷地印證大家的猜測,也不斷重新整理大家的猜測。廖德榮平均每兩週回來一次,每次都是趁黑進門,怕人看見。

而每次廖德榮回來之後,家裡都要吃好的,雞、鴨、鵝、鴿子、斑鳩、大家用鼻子聞不出門綱目科屬種的其他山珍……

難免就有與廖德榮關係比較近的同事上門去打聽了。廖德榮告訴來人,這些東西都是他自己花錢買的,滄塘嘛,鄉下地方,東西比省城瑞章便宜。

唉,自己兩口子都人到中年了,孩子又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省啥也不能省一口吃的。這不,這點工資全摺進去了。

這種瞎話,當然不會有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