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這話可不能在外面亂講(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也給徐廳長打了電話。”
“她怎麼說?”
“她說你肯定有辦法。”
“啥!”
“她說你肯定有辦法,而且說這是鄭部長說的。”
“我艹!”
“說什麼呢!”
“不是,我說的是一種植物……”
這一刻,高凡真想找一隻哈士奇來親熱一下,不如此不足以表達內心的鬱悶。
實在是太欺負人了,我還是一個孩子好不好!
你們一個是省化工廳的副廳長,一個是化工部的副部長,成天使這種陰招來算計我,真的很合適嗎?
“我估摸著,廳裡是看中你要搞的維生素廠了。”
高逸平換了一種平和的口氣,對高凡提醒道。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徐盈,甚至可能是鄭立農,心裡打的是什麼算盤,高逸平能看不明白嗎?
小化肥關停並轉,是大勢所趨。正如前面說過的,在碳酸氫銨的年代裡,每個縣建一家化肥廠是合理的。但隨著國家逐漸掌握小尿素裝置的製造能力,一批小碳銨廠將改造成尿素廠,而另外的那些就必然要關停。
在過去幾年中,全國各省區都在整頓小化肥,已經有一些技術不達標的小化肥廠被關閉了。關閉一家廠子,不是簡單地在門上貼個封條就可以的,一家小化肥廠有上千名職工,這些人都是需要進行安置的。
這個年代還沒有下崗一說,國企職工端的都是鐵飯碗。廠子可以關,但職工的飯碗不能扔,必須把這些職工安排到其他企業去。
可這是足足上千人的大廠,在有些縣就是全縣最大的企業,要安置這麼多人,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夠實現的嗎?
化工廳也罷,化工部也罷,其實一直都在糾結於這個問題,卻苦於找不到解決方案。不解決這個問題,淘汰落後企業以及銨改尿,都無法推行,這可是很耽誤事的。
就在這個時候,茂林省冒出來一個小天才,能夠無中生有地建起一家清洗劑廠,非但一下子安置了200多名待業青年,還能出口創匯。
更神奇的是,這個小天才又提出了要建一家維生素廠,還從美國拉到了一筆投資。一家維生素廠需要使用多少工人,徐盈並不知道,但從高凡此前說要投資200萬元這個數字來看,安置一兩百名職工應當是沒啥問題的。
要知道,一家小化肥廠的固定資產也就是三、四百萬而已,職工人數是上千的。
於是,徐盈靈機一動,便想到可以讓高凡來幫助省廳解決一部分關停化肥廠的職工安置問題。比如說,直接把化肥廠改成維生素廠,原來的工人保留不變,或者至少保留一半,這不也減輕了當地的負擔嗎?
對於高凡,徐盈自覺還是有些瞭解的,知道如果去和他商量此事,沒準他又要獅子大開口,提出各種各樣的條件。正好,滄海化肥廠的銨改尿完成,延秀、武源兩個縣開始抵制滄海化肥廠的尿素,徐盈便順水推舟地把這個難題交給了高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