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負責給你們當後勤(第2/2頁)
章節報錯
5個億,差不多是一個省會城市一年的財政收入了,你以為你是誰,輕輕鬆鬆就能比一個省會城市賺的錢還多?
高凡知道楊凱所想。別說楊凱,即便是陳興泉這種實際做過生意的人,也不敢相信高凡能夠賺到“一個小目標”。
大家都沒有經歷過市場經濟,不知道市場能夠產生出什麼樣的奇蹟。
在後世的中國,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企業,資產高達數十億、上百億,他們的經營者卻只是一些學歷不高的普通農民。
在風口上,豬也能迎風起飛,這就是高凡對市場經濟的理解。
現在還是1982年,還不到全民經商的年代。在這個年代創業,有機會,也有挑戰。
高凡深信,憑著自己對歷史大勢的瞭解,一定能夠抓住機會,戰勝挑戰。他現在有一種很迫切的賺錢慾望,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而是為了讓楊凱、吳子賢這樣的人能夠擁有一個足以放飛夢想的舞臺。
“試試吧,也許行呢?”高凡自信地說。
楊凱沉默了。
高凡的自信,感染了楊凱,讓他隱隱覺得,高凡的目標似乎並不是遙不可及的。
現代戰爭打的是後勤,現代科研又何嘗不是依賴於後勤?
社會上流傳著這樣的說法: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這句話放在科研方面,同樣是正確的。有錢不一定能夠產生第一流的成果,但要出第一流的成果,必須有錢。
楊凱深深地知道,光靠國家下撥的教育經費和科研經費,系裡許多老師的科研都只能勉強維持。許多人空有一腔才華,卻受制於條件,做不出什麼像樣的成果。
如果有一個坐擁5億現金的大企業家願意慷慨資助呢,或許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吧?
從這個意義上說,高凡的選擇是對的。
唯一的懸念,只是他能不能做到。
“你去試試吧。”楊凱點頭了,“這件事,你別張揚。鄭奶奶那邊,我幫你打個掩護,她要問你的動向,我就說你天天在圖書館查資料。
“期末考試之前,你一定要趕回來。只要你能夠按時參加考試,學校也就不會說什麼了。”
“多謝師兄。”高凡向楊凱作了個揖,“你放心,不管我有沒有賺到錢,明年春節前,我一定送你一臺全新的PC機。”
“這個就……”
楊凱有心拒絕,可話又說不出口。一臺PC機按人民幣計算要7000元,他何德何能,憑什麼接受這麼昂貴的禮物。
可要說不接受,楊凱又真是捨不得。一臺PC機,能夠讓他的科研插上翅膀,這樣的事情,他怎麼拒絕得了?
“如果你真的賺到大錢了,就照你說的辦。不過,高凡,你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科研的問題不是靠你一個人能夠解決的。
“你如果發現不行,就趕緊回來吧,你的身份還是一個學生,回來好好學習,同樣是為國家做貢獻,明白嗎?”楊凱規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