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三花聚頂(第1/3頁)
章節報錯
我們立馬屏住了呼吸。
為了保險起見,我特意將黃山鼠的手機給調成了靜音。
手電筒的光線越來越近。
月光之下來了四位漢子,他們拿著手電筒往四周照了幾照。
其中一位站在原地,開始用手機發資訊。
不一會兒。
我手中黃山鼠的手機螢幕亮了一下,一條資訊過來:“老黃,你特麼人呢?”
到底要不要回他?
也不知道怎麼回。
索性不回。
“這死老黃,還跟以前一樣膽小,估計帶著那幫外地廚子到這兒就走了……這特麼到底是哪座墓?”
“大哥,絕對是那座墓!”
“你怎麼確定?!”
“因為這邊上沒其它墓!”
“滾尼瑪的!”
“……”
這幾個貨明顯是發丘天官,因為他們的脖子上都掛了一塊銅印。
銅印最早是曹操麾下發丘官戴的,上面印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幾個字,據說這玩意兒能避鬼神,後來學發丘官一脈技術之人都喜歡弄一塊銅印掛在身上。
其實沒啥作用。
圖個心理安慰。
這裡簡單說一個概念。
盜墓這行當沒有師承宗門,只有技術流派。
也就是說。
盜墓賊不可能像少林、武當一樣師父帶徒弟一代一代傳承,畢竟這是腦袋別褲襠裡的活計,容易掛掉或者進去,傳不到幾代就斷了。
江湖人口中所謂的搬山、卸嶺、發丘之類的,只是使用這一門的技術和規矩而已。
比如,一位普通農民,如果從事盜墓行當了,他覺得發丘天官這個銅印比較帥,弄一塊掛身上,盜墓時按發丘天官的規矩來,那麼他就屬於發丘天官。
改天他將銅印一丟,弄幾張道符,盜墓之前先在墓室四周燒上幾圈道符,又可以說自己是搬山道人一脈。
國內盜墓當行,若按照南北地理位置來區分派別,辨識度反而還會更高一些。
但不論是什麼流派,挖鬼貨發大財才是唯一目的。
像有些小說裡面說某些門派下墓為了專門找珠子,不為發財,反正我是沒見過。
一位發丘天官亮出了刀,大聲鼓勁道:“哥幾個,等下都別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