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小鑰匙不沉、也不浮,竟然直愣愣懸在了水中間。

胡三秒見狀,頓時有一些語無倫次:“這這這……小蘇,你這把魯班匙哪兒來的?!”

我回道:“家中清理雜物時找出來的。胡爺,這是不是開那個機關小孔的鑰匙?”

胡三秒無比鄭重地點了點頭:“沒錯,這就是開那個機關小孔的魯班匙!不僅結構與我畫得完全一致,而且,它還能一直懸在水中,只有特殊金屬配比打造出來柔性鑰匙才有的狀態!”

“當真是大妙啊!我以為自己能巧奪天工,但前輩鍛造出來的機關技藝水平,我輩所不及也,我輩所不及也!”

我注意到胡三秒的用詞。

他用的是“前輩”,而不是“古人”。

意思雖差不多,但存在微妙區別。

年代久遠,一般稱呼為古人。

年代不算太久遠,方稱呼為前輩。

我問道:“依胡爺來看,這把魯班匙是什麼年代鑄造?”

胡三秒想了一想,回道:“魯班技藝傳承久遠,但金屬柔性鑰匙的出現,最早在明末清初,因為直到那時,才有比較成熟的鑄模技術,金屬材料收集也比較齊全。這把魯班匙,從外在形制來看,最早不早過清晚期。”

我壓住內心狂震。

百分之百確定了!

陸家先主陸顯文便是清末之人。

慧雲大師也是清末之人。

地主老財扛米袋瓊脂雕像,也雕刻成型於那時期,魯班匙自然也是同時期鑄造。

我拿起了鑰匙,說道:“多謝胡爺,鑰匙既然已經找到,無需胡爺再費心鑄造了。”

胡三秒聞言,露出一副非常歉疚的表情,罷了罷手:“沒幫上忙,不用謝。”

我笑回道:“已經幫了大忙,若不是胡爺畫出來圖,即便我手中拿著這把魯班匙,也不敢去開機關。”

胡三秒回道:“技癢難止,幹一半停了,不上不下的。”

我說道:“興許過段時間又大難事麻煩胡爺,給你止癢。”

胡三秒笑道:“你一句話,老頭拍馬趕到!”

與胡爺作別,小竹送我出門。

在門口,小竹閃著大眼睛問我:“哥,我繼續待在這裡嗎?”

我回道:“再給胡爺做兩天飯就回來。”

如今,鑰匙已經找到,等我開了地主老財扛米袋雕像機關,老司理便徹底失敗。

他再來繼續找胡爺麻煩,已經沒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