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1/3頁)
章節報錯
細砂輪、什錦銼刀用來給瓷器做舊的工具。
茅草、木條箱是裝瓷器的。
這膽子可真大。
一個做舊窩點竟然公然設在鬧市之中。
我問道:“他們人都在裡面幹嘛?”
小竹回道:“二十來人正在收拾工具、裝貨,模樣看起來比較急。”
裝貨可以理解。
有可能人家定了貨,第二天要發出去。
但大晚上收拾工具是什麼鬼?
這種長久固定的作坊,各種做舊工具多且凌亂,工人幹活一般都是直接拎起傢伙什坐地上開幹就是,一般不會特意去歸置工具,主要原因是歸置工具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就眼前這廢品收購站作坊的規模,沒一天把功夫能收拾完成麼?
想不出個所以然。
我招呼小竹離開。
兩人又隨機抽取了一個站點。
這個站點設在一個老舊戲院。
就是給人聽相聲、看京劇的小劇場,規模並不大,估計只能坐進去百來人。
那年月相聲戲曲非常落寞,京都的這種小戲院大部分要麼關門倒閉,要麼轉租給別人開飯館或者改造成了小酒吧(當時那些相聲從業者可能怎麼也想不到,老郭竟然會從小劇場起家,火遍大家南北)。
眼前這家小戲院就屬於典型的關門大吉那種。
因為大門兩邊的木對聯只剩下一塊,門框上的“泉山社”三個大字因為脫落,變成了“泉山土”。
裡面一片黑暗。
我們站在不遠處仔細觀察了好一會兒,似乎感受不到有人在。
“乾脆進去看看!”
我說道。
兩人圍繞這家小戲院轉了一圈。
發現小戲院有一個後門。
後門關著。
可手輕輕一推,竟然沒上鎖。
我們小心翼翼地進去。
先安靜地在角落裡待了一會兒,裡面沒有任何動靜。
小劇場的設定非常簡單。
戲臺後面是一個演員的換衣間,左側廂房是茶水點心房,右側廂房是演員的工具間,西南角落是一個衛生間,房子的正中間除了戲臺就是觀眾的座位。
我們先看了幾間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