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叉杆兒(第2/2頁)
章節報錯
車沒那麼快走。
我們在集市逛了一圈,倒見到了一位賣豬肉的漢子手拿著一柄小皮杆子,用皮杆子在趕飛在豬肉上的蒼蠅。皮杆子的把柄只有手掌大小,下面接的皮不成團,散開著的幾條牛皮,三十多厘米長,由於它放在肉鋪旁邊,通體油光滑亮的。
關鍵是把柄上有精緻的花紋,讓人眼前一亮。
我在肉鋪上晃了一圈,已經看到了把柄上面的字:“天香街教坊司。”
陸岑音低聲問:“看中了?”
我點了點頭:“你覺得那是啥?”
陸岑音笑了笑:“考我?把柄紋飾屬於典型明中晚期風格,上刻教坊司幾個字,顯然是戶部下面教坊司頭頭所用的叉杆兒!年代不算太久,但這種雜項物件非常罕見,可以賣出好價錢!放正規的拍賣行,三四十萬絕對沒問題。”
簡單解釋一下這物件。
唐朝重禮樂,李世民專設一個機構叫教坊,選拔有音樂以及表演才華的宮女進去深造培訓,待有祭祀活動或者大型宴會之時,召集她們來表演才藝,搞搞氣氛,算比較雅緻一個機構。
後來到明朝變味了。
教坊司成了關押罪臣妻女、戰俘妻女、搶來民女等人的所在,裡面倒也培訓音樂才藝,但卻成了高階官吏們的娛樂場所,教坊司逐漸演變成官方開辦的青樓,隸屬於戶部管轄,而管理教坊司的人則是朝廷官員。
官員下面一般會有一個老鴇。
老鴇專門教訓、管理、統領教坊司的姑娘們。
但這些姑娘原來都是罪臣的妻女,大戶人家出身,剛進去之時一般都不大聽話。
這個時候,老鴇往往會拿上這麼一柄叉杆兒,雙手叉腰,凡見到不聽話的,就用它來抽對方的身子。
別看這東西小。
由於上面的皮鞭是散成幾條的,浸上桐油,又韌又滑,抽起來多倍痛疼,讓人生不如死。
到了後來。
“叉杆兒”這詞兒便成了惡毒老鴇的代稱,形容窯子裡背後有勢力的人。
一柄叉杆兒。
震十里花場。
現在大家知道那句歌詞“苟苟營當家的叉杆兒喚作馬戶,十里花場有渾名”啥來歷了吧?
這玩意兒讓我見到了。
我不可能放過。
畢竟最近一直在吃陸岑音的軟飯,雖然挺香的,但我心裡還是有些小自尊。
我轉身去找到了開車的司機,笑嘻嘻地掏了一支菸給他。
司機說:“不抽菸!上車走了!”
我說:“別急啊!我老婆檢查結果出來了,懷了個兒子,今天高興,想請大家吃肉!”
司機問:“啥?!”
我將陸岑音一把拉了過來,指著她的肚子,故意大聲說:“我老婆!結婚五年了,一直不下蛋!今天早上我帶她去城裡醫院檢查,現在結果剛出來,醫生打電話告訴我懷了兒子!爺們今天高興,請全車人吃肉!”
周圍人全看著我們。
陸岑音羞紅了臉,又羞又氣又不敢作聲。
小竹在旁邊格格直笑。
司機問:“真的假的?”
我掏出了一沓錢:“這還能有假!哈哈哈!”
車上的乘客全笑嘻嘻地圍過來了。
幾位賣豬肉的老闆聽到了這話,手中的屠刀往砧板上一剁,全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