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

這是漫漫黃沙的作用。

可以推測,在黃沙下面,大部分的建築肯定已經風化倒塌了。

眼前留下來這些裸露在沙地外面的,無非就是當時的城牆、宮殿等高大建築的一角。

饒是如此。

場面依舊是令人震撼的。

這些殘留裸露在沙面的少量建築,殘垣斷壁、古樸蒼勁,一半藏於月光,一半如發芽的竹筍一般,顯露於我們的面前,猶抱琵琶半遮面,它似乎像一位無聲的老者,在安靜地等待我們這群不速之客的到來。

程方立馬翻身下了駱駝,開始撒丫子朝這城池廢墟瘋奔。

我們幾人根本興奮不起來,瞅著他們跑到城池邊上無比興奮,大喊大叫,甚至互相擁抱,心中說不出的苦澀。

因為我們見到了正前方已經坍塌了一半城牆的門楣,上面隱約可見一個“茲”字,而另一個“龜”字不見了,可能它在斷裂之後早已風化。

我們的文化!

我們的寶藏!

它曾經如此瑰麗、神秘、迷人,後來消失、隱藏、潛伏在沙漠中多年,安靜地等待著我們這些後人去揭開它的面紗、探尋它的秘密、享受它的反哺……

可現在。

竟然被相柳的人依靠著一本《七宮筆記》給找到了。

真的令人難過。

無奈之下。

我們幾人只得跟著已經呈癲狂狀的程方等人向前而行。

見到不及人高的殘破城牆上,依稀可見上面還鐫刻著不少經文,在月光之下,散發著古之幽光。

可以想象。

在許多年前,那位叫七宮的狂熱佛文化愛好者,突然見到沙漠中佛光普照之下,人們安詳生活在恍若世界盡頭的龜茲佛國,當時他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也可以想象。

當年在龜茲滅亡之後,龜茲王又歷經了多少艱辛,帶著一批僧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地來到了沙漠深處,尋找到一片綠洲,披荊斬棘、艱難困苦,建立起一個真正屬於龜茲僧民的世外佛國!

更精準地說。

它不應該叫國。

而應該叫龜茲佛城。

因為沙漠特殊環境的限制,它沒有其他疆域,僅僅是一座孤零零、偏安一隅的小城而已。

在我們出發之前,夏禧曾引用過摩爾根的話:“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搖籃,世界文化的鑰匙遺失在了塔克拉瑪干,找到這把鑰匙,世界文化的大門便開啟了。”

此時。

我對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廣袤的塔克拉馬干沙漠,又隱藏著多少像龜茲古佛國一樣的璀璨文化珠寶呢?

完全無法揣度。

慧雲大師不斷地磕拜著,嘴裡喃喃的不知道在唸著什麼,一步一拜地來到了大部分已埋於沙土下的城門面前,他附身下去,手顫抖著,反覆摩梭著那個遒勁的“茲”字,神情無比虔誠而肅穆。

相柳的人此刻已經開心完畢了。

程方轉頭說道:“慧雲大師,你是頂級的西域佛學專家,從現在開始,你的任務是對上面所有裸露的經文進行謄抄並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