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碧海上,巫明還未靠近,就見到天際灰濛濛一片,應當是颳起了寒魄風暴,雷雲陣陣,水潮漩渦捲起,連天接地。

哪怕他隔著幾千裡遠依舊感受到一股股狂暴的氣流從中央向四周擴散,故而這片海域又稱罡風海。

四方也有和巫明一樣,想去風暴去碰運氣的道士,一個個駕馭虹光前仆後繼,修為顯化到日遊不等,匆匆一睹就有十幾人。

嗚嗚嗚!

等巫明靠近,就聽聞一聲震耳欲聾的長鳴,放眼望去,卻被這一幕驚到了,濃濃的烏雲如排山倒海的浪濤,洶湧著從天邊滾滾擁來。

在此之前,海面上一座座死去的高大鯨魚沉浮,風吹日曬下化作海島,形成島鏈,攔截在風暴前線,而天穹一隻只小則數十丈,大則數百丈的雲海巨鯤懸浮,摻雜雷暴的烏雲也難以淹沒偉岸的身軀。

傾盆大雨落下,猶如水流之下九千,浩浩蕩蕩的雨幕籠罩了大海。

“真壯觀啊。”巫明長長吐了一口氣,感受到磅礴水汽蒸騰,他有些觸動,對水行有了更直觀的感悟。

九天上飛行在雲端的巨鯤,乃至海面上密密麻麻幾乎組成一片彎月大陸的鯨屍都是源自【鯤族】,在海外也是一方頂級道脈,勢力橫跨西海和東海。

畢竟鯤族基礎就是有一絲鯤血的鯨魚,這類族群身為凡物就已經是身軀世界之最,一旦開化靈智,衍生妖氣踏上修行之路更加不可收拾,天穹那些雲海巨鯤也就道士、神通層次不等,卻如此龐大。

巫明記得漢代鯨群幾乎是後世數千倍,把渤海當成了洗澡盆,這導致此界鯨群是毫無爭議的大族。

不過面對風暴,他沒有親身前往,而是在遠離天災數百里外,臨時開闢一方深海洞府,然後陰神附身龍馬,騰雲而去。

吼!十幾丈龍馬頂著呼嘯的潮汐風暴,降臨在一座鯨島上,周圍數十座鯨島上都各自佔據一頭奇形怪狀的妖獸,凶煞氣橫溢,冷眼旁邊,靜等風暴達到頂峰。

巫明暗中觀察,發覺這些二級妖獸都是道士的附身物,或是華蓋大的晶瑩水母,或是環繞雷電的海馬,乃至魚鰭似翼的飛天劍魚。

“唉,和想象中海外群仙匯聚,臨海論道差遠了,一群妖魔鬼怪似的。”巫明輕哎一聲,其實說的沒錯,這群人都是散修,比較穩健,皆以附身物來的。

但沒一會兒,天際一艘艘金碧輝煌的仙舟出現,或是高大的樓船,厚重如山嶽,渾身捆著鐵鎖,靈氣騰騰,撞角猙獰,或是劍鞘飛梭,三四十丈長,身瘦修長,上面雕樑畫棟的,有火燒雲文、雷霆圖畫。

一方方海外的大勢力前來,各種樓船上俊男靚女,道人如雲,仙霧嫋嫋,樓船成堆,相互勾連,撐起浩大的瑩瑩光幕,從遠處駛來如一大片天上瓊樓仙宮飄來,排開雲雨。

風暴邊緣的群鯤很是淡定,彷彿習以為常,與來者和平共處,仙宮雲鯤組合在一起,頗有一股仙道逍遙的氛圍,夢幻又玄奇。

巫明見此吃驚,細思之下便恍然,每次風暴都是一次靈潮盛會,此地為比鄰西海,距離青州、安東都護府也沒多遠,自然各方勢力雲集,瓜分好處。

周圍的散修們沉默,他們跑過來不過是喝口玄門正宗留下的湯罷了。

“那嶗山會不會來呢。”巫明想到精神一震,連忙辨認諸多仙舟雲梭,終於遵循獨特的標識,看到了嶗山來的樓船。

是一艘外表為塔樓狀的仙舟,分七層,可住百人,八方開角,朱漆立柱,洞門圓窗,飛簷上掛金鈴,坐神獸,塔尖上方,鎮有一顆明月寶珠,聚攏清幽月輝,塔底雲託霞隨,瑞靄紛呈,望之使人目眩神迷。

此為【邀月雲霞舟】,嶗山制式的高等法器,全道脈不過百艘,組合類戰爭法寶,數位神通和近百位道士一同催動,威能媲美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