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畫符,出手即法,意念歸元!本質說的都是同一種能力,施法可瞬發,而且沒有神經反射弧的緩遲,意念一起頃刻而成。

但如果只是以上能力,那詭仙體系和尋常道士沒有任何不同。

巫明矗立半空,閉目醞釀,不久虛幻的陰神透出一縷縷玄妙之光,凝結出一層流水般的光膜,撐開清輝,瑩瑩燦燦,同時一顆晶瑩如玉的道果在頭頂凝聚,表面偶爾閃過繁複道紋,似有一道青蓮印烙銘刻。

現在不叫‘遊方術士’了,名曰:【授籙法師】。

道果出現後,陰神深處的純白符籙種子停止了和外界靈機的交換,轉而和自身瑩光產生反應,法力迴圈往復,魂體宛若凝固一般。

假如大漢現在就靈炁沉寂,尋常道士別說出竅了,陰神還能不能穩住還是另說,但巫明卻依舊能逍遙自在,撐起一層光膜,好似隔絕了一層世界,自開小源。

除此之外,巫明頭頂圓坨坨之物滴溜一轉,下一刻仿若有大道之門洞開,玄妙靈機好似瀑布般傾瀉而下,陰神沐浴其中,符籙種子重歸‘活潑’,還真法力開始洶湧不息。

這是他的修士‘神異’——太初道種。

道人在修持過程中,每取得一個階段的功果,身體會發生許些變化,比如過道性三關,眼耳和靈覺異變。

同樣在陰神種下符籙後,也會誕生許些神異。

一般在道士層次,根據個人所領悟的功法真意,決定了種下符籙的品質,而符籙種子的品質又關乎衍生法力的質量、恢復速度、施法穩定種種細節。

因此依照真意的種類和符籙的品質,道人會衍生某種和根本法對應的‘小神通’,極具個人特色。

“自古以來修成【造化還真觀想法】的修士,誕生的小神通約有百餘種,型別多樣,但亦分上中下三品。”巫明回憶起戚道長說的突破心得。

如領悟“初生”、“青蓮”之類的真意,則明悟“甘露”、“木藤”等下品術法。

如領悟“混元”、“洞真”之類的真意,則衍生“煉真”、“返璞靈眼”等特異。

若是領悟“造化”、“混沌”等上乘真意,就不是誕生神異這麼簡單了,而一次脫胎換骨的小機緣,諸如【先天命胎】,可修復身體一切瑕疵,提升各種天賦,有鎖住命元之效。

【造化天機】,能修改氣運,強行捕捉機緣,知福避禍。

而巫明領悟的【太初】同屬‘還真法’的上乘真意,一粒“太初道種”在各種上乘特異中,也算稀罕之物,融入自身道果,更衍生出玄妙變化。

太初無攻伐之效,卻是一等一的輔助神異,可定心辟邪,洗練靈臺明如鏡,可大幅度增長悟性,溝通諸般靈炁,補命元添法力,亦能穩住道基,偶爾能傾聽大道玄音而不逾矩。

擁有這種小神異的修士,未來一片坦途,突飛猛進而無憂根基浮躁,幾乎難以遇到瓶頸。

“最適合我的神異了,據說這些神異關乎神通境的修持,乃至元神真人感悟大道的方向。”巫明暗道,他陰神迴歸肉身,站了起來。

巫明掐指一算,發覺自己這次閉關了六天,順利進階,不過還要許多細節來不及體悟,只能等後面慢慢摸索了。

“是時候出關了。”少年道士輕嘆。

若是可以他想一口氣閉關幾個月,把過往的底蘊全部消化,可惜嶗山規定,每一位新晉道士需要向宗門報備,並且還有一大堆道術、功法、獨佔一座靈峰之類的福利沒有領取。

到時和戚道長一樣,擁有自己的山峰,再尋一靈穴細心經營成洞府,回自家狗窩閉關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