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巫明和王衡似有所悟,連忙從懷裡分別取出文曲符和太陰符,雙手奉上,尊敬說道:“老師,這是我們的束脩。”

戚道長是一位白髮蒼蒼的中老年人,舉手投足間仙風道骨,此刻卻有點損毀了形象,他欣喜喃喃道:“都是符籙種子,沒想到老道運氣這麼好。”

接著道人先是毫不客氣的揮手,將太陰符收入袖裡,王衡悵然若失,有這枚太陰符在,他能發揮先天武師的威力,現在卻失去了依仗。

然後戚道長目光看向巫明笑道:“按照大漢之制,修道大派不得以任何形式拒絕容納大儒弟子、貴族勳爵,就算你不繳納文曲符,我嶗山一樣會傳授道法的,你可想清楚了?”

巫明愣了,一直以來他的官方身份帶來了許多便利,沒想到修道了也有優待,一旁王衡更是被這區別對待得臉都綠了。

當然他也明白,這相當於大漢藉助民間道派培養自己的人才,一旦這樣選擇,也就決定靠近官方,極可能無法接觸核心道法。

見巫明在猶豫,戚道長笑了笑補充道:“而且據我所知,你的老師陳平,此次回朝廷,已經拜為九卿之一,七千石巨頭,嶗山不看僧面也看佛面啊,不會虧待你的。”

一人得道,雞犬飛昇,巫明忽然想到這句話,但他反而更堅定留在嶗山了。

區區身外之物,怎能抵過大道,巫明果決獻上文曲符道:“敢問道長可否傳授大道。”

戚道長欣賞看著少年,大笑道:“不錯不錯,有舍才有得,道心堅定。”

巫明低頭,都進嶗山派了,再掉頭難免有首鼠兩端之嫌,搖擺猶豫只會錯失機緣,既然早已決定了就一條路走到死。

隨後,戚道長喚來一位面相老實忠厚的中年道徒,指著兩人道:“郭肅,給他們安排食宿和庶務。”

說罷他就架起雲霧,大袖飄飄的飛走了。

巫明和王衡見狀,面面相覷,怎麼還沒教導他們就拋下不管了呢?

原地身穿一襲錦服道袍的中年人笑著對兩人說道:“兩位師弟不要見怪,許些凡俗瑣碎不需要麻煩戚師,請跟我來。”

巫明等人無奈,與中年道徒相互作揖寒暄後跟上,一路上郭肅熟稔的介紹道:

“嶗山每一位達到陰神境的道長才稱得上屬於嶗山派的授籙道士,在外可代表嶗山行走,在內入了道統,能獨自佔據一座山峰,收徒授道,算正式編制,通俗講就是‘內門弟子’,除此之外一切皆道童。”

巫明明白了,自己現在只能算‘外門弟子’,無編制無保證,和老師之間類似藍星大學導師和研究生的關係,傳授道法取決於仙長,兩者互有義務和權利。

實際上授籙道士們也很樂意收徒的,付出的不過是許些口舌,連功法、食宿都由宗門提供,而自己卻能免費獲得一個勞動力,還有珍貴的符籙種子。

走了一會兒,終於到住宿區了,一座山峰人煙稀少,修道者們生產力又強,每一處精舍幾乎等同一座座臨山別墅,備有一套被褥,兩套換洗的道袍,和一些零零碎碎的傢俱雜物。

“到時你們可以把寄存在山下日月閣的行囊都搬上來,至於馬匹也會有人照料的。”郭肅分別給兩人安排了精舍囑咐道。

接著他又叫來兩位僕從,一邊對巫明王衡解釋道:“每一個道童都要庶務,至於安排什麼活計都是戚師決定的,你們不要覺得不公平,或者說老人針對你們。”

巫明兩人連忙點頭,表示理解。

嶗山派新晉弟子都要庶務一段時間,既是打磨心性,也是培養出‘道性’,唯有誕生道性,才能修持道法,否則沒有任何效果。

“咳咳~。”郭肅輕咳幾聲,率先點名王衡,正容說道:“戚師說你性情豪放粗獷,又身強力壯,為武道高手,安排你去砍柴,打磨【筋皮骨】,期望你能早日達到武士之境。”

“啊?!”王衡不解,他平日在王家可是富家嫡子,在這裡也是高於凡人的道徒,砍柴這種下等人乾的活,不是侮辱人嗎?

“我提前說好了哦,這是戚師安排的。”郭肅帶著警惕,連忙說道,看來他也覺得頗為不妥,故醜話說在前頭,免得被遷怒。

巫明也隱隱覺得不對勁,自從進了嶗山後總覺得王衡一直被針對……

他來不及安慰友人,郭肅點到他名字了。

“巫明,戚師叫你去文淵閣,整理書籍經典,還有一些人員變動的文書登記。”

“好了,你們的安排就這樣了,至於傳授道法等戚師親自通知。”郭肅說完,就要急匆匆的轉身離去。

巫明卻連忙扯住了他的衣袖,手裡偷偷將一瓶丹藥塞入了郭肅的袖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