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吱嘎~

巫明腳踩樹枝緩緩走向遠處山坡上的山神廟,夜晚昏暗漆黑,偶爾聽聞飛蟲鳴叫的聲音,說不出的陰森恐怖。

按理說,依據仙俠小說‘逢廟必出事’的原則,這時他應該遠遠躲著。

但此地距離官道不遠,幾乎沒啥危險,況且野外的一座座山廟都是行商們、山寶客等奇人異士陸續建立的,專供來往旅人休息,周圍都有著非凡之力守護,故歷來發生在廟宇間的故事精彩絕倫又經典眾多

算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吧,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駐紮的營地多了漸漸變成了廟宇,人走留餘香,即便行商們離去也不會摧毀建好的臨時營地,如此一代又一代擴建,種種守護之效疊加上前,固若金湯。

巫明登上了山,站在昏暗的山廟前凝視片刻,古樸陳舊的青石板,金紅琉璃的瓦礫,神聖古老的氣質撲面而來。

走進裡面,溫度忽然提高,一股暖洋洋的熱流驅散了夜晚寒風,巫明抬頭看向廟裡的主位,一尊泥胎神像矗立,身著黃金甲,威風凜凜,似乎是哪位將軍死後成為山神。

“居然有鬼神庇護,應該是編制內的。”巫明暗道,他上前從一旁抽屜取個根檀香點燃,插在神像的香爐中,低頭行了一揖,隱隱感知到一縷靈性被提取,沒入山神口鼻中。

交完‘保護費’,巫明也就沒理會神祗,自顧尋了一片乾淨的地板,席地而坐,大漢規則森嚴,仙神融入凡間又超脫其上,神祗不能對普通人進行任何干涉,而凡人不論如何哀求諸神,祂們也絕不會出現在凡人面前。

故巫明就當它不存在,自己幹自己的事情,他從懷裡取出一枚符籙,通體赤紅,此為‘太陽符’,比巫家的文曲星耀符低一等,處在和遊方術士相同的第一臺階。

熊熊~

他持符引火點燃了找來的一堆薪柴,尋一口放在廟裡乾淨的鍋,取瓢舀上山泉水,開始煮熱水喝。

太陽符的效果不止於此,巫明拿出一條繩索掛在一旁,赤紅符籙發出橘黃色的閃耀光輝,如同太陽光明照耀了山神廟,黑暗驅散,清晰如白晝。

大漢帝國身為超凡仙朝,自然不會弱於藍星科技社會的,符籙早已融入千家萬戶,滲透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符籙的普遍性讓漢室生活質量比起純封建社會大大提高。

其中‘太陽符’和‘太陰符’最為常見,也是找修道者畫符,然後晝夜放在屋頂接受太陽和太陰光輝的洗禮,對符籙進行充能。

之後取代蠟燭照明,取代薪柴燒熱水,乃至兩者配合模仿空調、冰箱、暖氣的效果,還不用插電,比起現代社會便利多了。

這裡巫明不禁感嘆大漢的修道者對萬物能源的使用,讀書人的文氣能利用,力士的血氣能利用,風水雷電,山川大澤也能利用,諸天星辰更能借用,開發出種種符籙作為民生器物和修道資源,這等世界才讓巫明覺得是名副其實的超凡社會。

“鏘!”的一聲,坐在席子上的巫明拔出了利刃,這把百鍛精鐵打造的寶劍,包括一本《中庸》和一枚‘七煞符’是老師贈送給他的禮物,之前殺戮完要連夜逃跑,沒來得及保養和清洗。

冷兵器搏鬥可不是武俠小說裡瀟灑的少俠,每場戰鬥下來對武器必須進行瑣碎的保養,否則血液腐蝕容易生鏽、出現豁口就是對自己生命不負責,除非你是修道者才能簡略方便。

好在巫明另有方法,他抽出寶劍在太陽符照耀下觀察,上面暗紅的血跡居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劍面光潔如洗,閃爍寒芒,巫明持劍的手指輕撫劍柄處的一枚血玉。

這是七煞符,和文曲符一樣列為特殊符籙,唯有某種特殊靈性才能祭練,因為與汲取文氣、太陽能的符籙不同,七煞符是提取殺伐煞氣祭練的,攻伐最為強大,甚比槍械,又必須透過殺戮凝練,破壞力過於危險,所以被錄入官府‘管制符籙’行列。

“老師挺大方的嘛,經歷了昨夜那場殺戮,隱隱快進階了呀。”巫明輕輕取出紗布擦拭寶劍,心中喜悅。

這也是七煞符被管制原因之一,成型太快了。

最後給寶劍抹上專制的精油,巫明收入劍鞘,從包裹裡取出一本書,準備睡前休閒一下。

因為包裹空間有限,除了換洗衣服,他就帶了兩三本書,中庸是必帶的,其餘是一些休閒書,給無聊的旅途解悶,而這些閒書也不簡單,更貼合修仙遊記之類,裡面記載了不少修道知識,珍貴不菲,還是巫明託同門師兄搞來的。

“《水行注》、《山海經》、還有《仙道異志》,今晚就看異志吧。”巫明津津有味看起來,這本書如同單元劇,以主角視角經歷一個個詭異驚悚的小故事,裡面似乎蘊含某些深意。

不久,夜漸深了,巫明睏意湧上,調低太陽符光亮程度,準備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