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李桓也適時的上前衝著天子拜下道:“臣等謹遵聖喻!”
臉上帶著幾分得意之色的一眾勳貴也隨著李桓齊齊向著天子拜下。
出了御書房,回返內閣的路上,幾位閣臣面色沉重,剛剛自地方上被調入京師,充任兵部尚書的楊一清向著王陽明道:“首輔方才為何會贊同陛下的旨意,要知道三年擴充二十萬大軍,這對於大明財政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壓力,況且我大明根本就要不了如此之多的大軍啊,如此窮兵黷武之舉,只會助長軍方勳貴的氣焰,於國無益啊!”
王陽明聞言只是腳步一頓,看著楊一清道:“楊尚書認為整軍備武於國無益嗎?”
楊一清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搖頭道:“楊某並非是這個意思,我大明的確是需要加強軍備,但是卻要限制在一個範圍當中,像秦國公這般動輒募集數十萬大軍,這非是整軍備武,而是窮兵黷武了。”
輕嘆了一聲,王陽明看著楊一清道:“楊尚書剛剛自地方上進入朝廷接掌兵部也沒有多長時間,卻是不清楚西南邊陲之地又有動盪發生。”
楊一清能夠進入天子視線,自然也是一員能臣幹吏,絕非是等閒人物,此時聽王陽明這麼一說,腦海之中閃過靈光,幾乎是本能一般道:“莫不是安南又侵擾我大明雲貴之地?”
王陽明微微點了點頭道:“不錯,黎氏皇朝鮮少有安生之時,不停的侵擾我大明西南邊疆之地,根據錦衣衛奏報,單單是去歲,一年之間,黎氏便派遣兵馬侵入我大明疆域屠殺、劫掠數縣之地。”
“該死,蠻夷之邦,竟然也敢捋我大明虎鬚!”
楊一清可不是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其在地方之上可是任三邊總督之職的,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當初大敗韃靼之戰,身為三邊總督的楊一清可以說是出力甚多。
如此人物自然是瞧不上如安南這般的蠻邦小國,所以說陡然聞知安南屢屢侵犯西南,自然是大為惱火。
王陽明看著楊一清道:“自昔日宣宗皇帝罷黜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至今已有近百年之久,黎氏皇朝經過幾代帝王的發展在西南之地實力已然充盈,雖說出了幾代昏庸之主,然則當今黎氏之主黎椅隱隱有中興之主之相,大力發展軍備,四處擴張,幾乎連年犯我邊境。”
劉宇聞言捋著鬍鬚輕笑道:“不過是區區一蠻邦罷了,且派遣使者前往蠻邦訓斥其主,令其派遣使者向朝廷請罪便是。”
王陽明、楊一清幾人聞言只是看了劉宇一眼,並沒有接劉宇的話。
楊一清深吸一口氣看著王陽明道:“難道說秦國公有對交趾用兵的打算?”
王陽明緩緩道:“秦國公的想法,便是王某也不清楚,不過縱然是要用兵西南,想來也得在平定北方之後。”
楊一清臉上露出深思之色,微微點了點頭。
皇城內務府下屬的將作監
李桓看著幾名將作監的官員以及皇家商行的幾名大掌櫃道:“讓你們安排的事情究竟安排的如何了?”
在場的幾人聞言對視一眼,就見其中一名吏員上前一步,小心翼翼的道:“回國公,按照您的吩咐,將作監已經派出了能工巧匠,協助皇家商行在幾處礦山建造水泥燒製廠。不過這些水泥燒製廠的具體情況如何,下官便不清楚了。”
李桓的目光自然落在了在場的幾名皇家商行的大掌櫃身上。
被李桓的目光所注視,幾名專門負責修建水泥燒製長的幾名大掌櫃連忙衝著李桓躬身行禮道:“回公爺,小的們按照公爺的吩咐,集結商行之力,共計收購礦山數十座,建造水泥燒製廠共計八座,已經進行了燒製,囤積了大概八十萬石左右的成品。”
李桓聞言不由目光一凝,盯著開口的大掌櫃道:“八座水泥燒製廠,月產如何?若然全力運轉的話,又能達到多少產量?”
大掌櫃只是稍作思量便毫不猶豫的道:“如今八座水泥燒製廠每月共計能夠燒製水泥成品三十萬石左右,若是工匠們越發的熟練然後再增加人手的話,到時候產量提升個數倍,達到月產百萬石絕對沒有問題。”
李桓頷首道:“很好,即刻調運萬石水泥入京。”
正德十年九九重陽日
一隊人馬出了皇城,為首之人不是別人,正是一身常服的天子朱厚照,而陪在天子身側的則是李桓以及內閣幾位閣臣還有張侖等幾位勳貴。
一行十幾人不敢說匯聚了大明所有的核心人物,至少也佔了大半,全都是在大明有著核心話語權的存在,這要是出點意外的話,只怕大明朝堂都要震上三震不可。
此時朱厚照一臉好奇的看著騎馬跟隨在其身旁的李桓道:“李卿,你這是要帶朕去往何處啊,你那驚喜又是什麼?”
不單單是天子,可以說隨行的一眾人都是一臉的好奇以及不解之色,實在是李桓的舉動太過神秘了,就在昨日,李桓親自奏請天子,請天子召集一眾人前來,說是要給眾人一個驚喜。
只是任憑他們怎麼詢問,李桓都是三緘其口,所以一行人此刻全都是無比的好奇,畢竟能夠讓李桓這般興師動眾,肯定不是什麼小事。
李桓聞言,目光掃過一眾人,嘴角露出幾分笑意道:“陛下到了便知曉了,不過臣可以保證,只要陛下見了,肯定會非常高興。”
朱厚照見狀不禁哈哈大笑道:“好,既然如此,那朕便要看看李卿你這般神神秘秘,到底要給朕一個什麼樣的驚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