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這官員將話說完,便聽得一聲輕咳,身為內閣首輔的王陽明看著那位新晉的禮部侍郎不禁皺了皺眉頭。

坐在那裡的天子並沒有理會那名禮部侍郎,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王陽明道:“王閣老,如今西方各國四處挑釁我大明,我大明雖為禮儀之邦,卻也非是誰人都可以挑釁的,既然他們要戰,那麼朕便與之一戰,不知內閣可曾做好準備?”

王陽明肅聲道:“回陛下,如今我大明國庫充盈,無論是糧草還是兵甲盡皆齊全,莫說是數國聯軍來犯,便是再多幾倍,我大明也是無懼。”

朱厚照聞言擊掌讚歎道:“好。”

說著朱厚照看向李桓道:“李卿,五軍都督府那裡如何?”

李桓澹然一笑道:“就在不久之前,五軍都督府已經緊急徵召百萬大軍,國內精銳已盡數奔赴各處戰場,若是有需要,便是再徵召二百萬,三百萬都不是什麼問題。”

不少人聽著李桓張口便是百萬大軍的擴充不由的嘴角抽搐,這要是放在以往歷朝歷代,絕對是窮兵黷武,只怕沒等李桓將話說完就已經被百官群起而攻之了。

但是現在卻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別看李桓說的誇張,可是在場眾人卻是非常清楚,以大明如今堪稱恐怖的國力而言,李桓所言還真的是不誇張。

數十年的發展下來,拋開民間隱戶不提,單單是朝廷所錄戶籍,大明便有民四千三百二十萬戶之多,丁口足足有三萬萬四千五百萬餘。

如此之多的人口,當真是窮兵黷武的話,就是動員上千萬乃至數千萬大軍都不是什麼問題。

大明正德五十二年

一場持續了足足數年之久的大戰落下了帷幕,這一戰大明再各條戰線以堪稱磅礴的兵力,先進的武器打的各國聯軍連連敗退。

偌大的美洲之地,西班牙、葡萄牙徹底敗逃,整個美洲之地為大明所掌控。

印度之地,英國大敗,整個印度被納入大明的懷抱,成為大明帝國皇冠上的又一顆璀璨明珠。

做為指揮這一場大戰的秦國公嫡長子李宗被天子敕封為楚國公,賜婚皇家嫡女天南公主,永鎮印度。

秦國公次子李嗣兵鋒威壓正值上升期的奧斯曼帝國,拓疆千里之地,被天子敕封為燕國公,永鎮中亞。

大量在各處戰場之上立下赫赫功勳的軍中將士加官進爵,短短時間內朝廷便一下多出了六國公、十八侯,一百零八伯,至於說派發出去的賞銀更是數以千萬兩計。

然而這點賞賜相比較大明再這持續近十年之久的世界大戰當中的所得根本就算不得什麼。

按照西方的慣例,既然戰敗了自然是要割地賠款。

西方各國派來的談判使者面對大明的咄咄逼人,除了憤怒以及無盡的委屈之外,卻是什麼都做不到,只能老老實實的在一份份條約之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西方十幾個強國簽下割地賠款的條約,大明只透過這些條約便獲得了白銀兩億兩,黃金一千萬兩之巨。

大明正德七十三年,年已八十八歲的朱厚照在乾清宮前,召集百官傳位於太子朱載坤,年已六旬,足足做了差不多六十年太子的朱載坤不禁熱淚盈眶,正式接過天子大印,昭告天下,登基稱帝,改年號為永嘉,尊朱厚照為太上皇。

永嘉帝元年,大赦天下,組建以張居正為首的內閣,繼續延續正德皇帝時代重農興商,大肆發展工業的政策方針,使得大明發展日新月異,蒸蒸日上。

大明永嘉十二年

大明太上皇朱厚照,這位百歲帝王乘坐著正德大帝號寶船自天津衛港口出發,載著秦國公李桓、大明前首輔王陽明等寥寥正德時代的勳貴舊臣開始了環遊世界之旅。

浩浩印度洋之上,天邊旭日初昇,霞光鋪滿汪洋,蔚為壯觀,一身錦服,頭髮已略顯花白的天子朱厚照看著身邊站立著的李桓以及皇史宬大監楚毅,指著遠處的陸地大笑道:“李卿、楚卿,幸得有你們相助,朕方才有今日之造化。你們看,這大好山河,綿延千萬裡,盡皆是我大明之疆土,日月所照,盡為漢土,朕無愧於歷代先祖,無愧於我華夏!”

揹負雙手而立的楚毅,一如往昔初見一般,年約三十許,同李桓站在一處,聞得朱厚照之言不禁相視一笑。

PS:本書完結,千言萬語,李桓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新書籌備中,敬請期待,先別慌著下架,關注新書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