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正德四十五年(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是這要求在眾人看來倒是有些強人所難了,李桓又不是傻子,一條鐵路投入數百萬兩白銀,結果數十年之後便要盡數交給朝廷,這意味著李桓每年都要收取數萬兩的費用,方才能夠保住本金。
然而數百萬兩的銀錢被佔用數十年,如果說用來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的話,這麼長的時間,恐怕本金翻上幾倍都不止吧。
所以說無論怎麼看,只要是投資鐵路,秦國公府絕對是虧本買賣。
在眾人的注視下,李桓輕笑一聲道:“好,就這麼說定了。希望到時候諸位不要後悔才是。”
見李桓如此乾脆答應下來,倒是讓一眾人心中有些忐忑起來,難道說這次真的是他們想錯了不成,還是說這鐵路真的蘊藏著他們所不知曉的價值?
很快李桓便一口氣說出了幾條道路的名字來,如聯通蘇州、揚州的鐵路,又或者是聯通張家口到京師的鐵路,乃至京師到廣州的鐵路。
一條條道路的名字從李桓口中說出,只驚的一眾人睜大了眼睛,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李桓。
便是朱厚照也忍不住道:“李卿,這……這些道路加起來怕是足有數千裡了,李卿哪裡尋來數千萬兩白銀投入其中啊……”
李桓笑道:“陛下儘管放心便是,臣既然敢提出來,自然有解決之法。”
見李桓這麼說,朱厚照深吸一口氣道:“好,既然李卿有如此魄力,那麼朕便準了。”
一旁的王陽明也是捋著鬍鬚道:“秦國公命人遞交一份修路的文書上來,內閣會以最快的速度予以批覆。”
大明正德三十六年
從南京道華亭的道路之上,一支支的被徵調來的築路隊正頂著炎炎烈日努力的夯實地基,然後鋪上石子、枕木,以及一根根粗大而又重量十足的百鍊鋼軌。
秦國公李桓投資二百萬兩白銀修築一條聯通南京到華亭的鐵路,訊息一出不知道驚動了多少人。
尤其是那些商賈更是聞風而動,只是不少人在見了那一條聯通京師、天津衛港口的鐵路之後,雖然說為之驚歎,然而得知其造價之後,本來蠢蠢欲動想要學李桓拿下那麼一兩條鐵路修築權以及運營權的人一下子便偃旗息鼓。
實在是投入太大了,當然如果只是投入大的話,倒也嚇不住這些商賈,畢竟天下間要說有錢,還真的要屬這些商賈。
關鍵是這些商賈根本就看不到回報啊,畢竟那麼大的投資,結果數十年之後一切便要為朝廷所收回,換誰能接受啊。
不少人都將李桓當做傻子一般看待,不過如英國公、成國公等寥寥幾名勳貴卻是在稍作考慮之後拿出一筆銀錢投入其中,權當是替李桓分擔一部分壓力。
一年多的時間,在不計人力的投入之下,南京至華亭的鐵路貫通,而且還是雙向兩車道,足足投入了白銀四百五十萬兩之多。
這一次行駛在鐵路之上的蒸汽機車已然是更新換代了兩代,畢竟在李桓的要求之下,以羅通為首的一眾能工巧匠那是想盡辦法,竭盡所能的改進蒸汽機。
伴隨著轟鳴聲,足足拉著有近十個巨大車廂的蒸汽機車硬是跑出了四十里左右的時速,相較於那第一臺投入使用的蒸汽機車無論是在承載力還是速度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數萬斤的貨物從蘇州運往華亭,縱然是走水路,也要花費幾天的時間,而且還需要幾艘貨運大船。
然而以這蒸汽機車,竟然只需要大半天的時間便可以抵達,足足節約了數天時間。
這種便捷以及時效性,自然是第一時間為敏感的商賈們所察覺,雖然說蒸汽機車的運費不低,可是算下來的話,其實並不比走水運貴,甚至還要便宜一些,再加上其時效性,傻子都能夠看出蒸汽機車運輸的好處。
可以說在南京至華亭的鐵路開始執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量的商人便一擁而來,紛紛請求使用蒸汽機車運貨。
當朝廷這邊收到訊息,並且看著統計出來的收益,內閣重臣一個個的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那鐵路所帶來的效益之大完全是超乎他們的想象,哪裡是什麼巨坑,根本就是一座源源不斷的金礦啊。
其直接的後果就是有朝臣喊著要修築鐵路,朝廷一定要修築鐵路。
這邊朝廷第一時間徵調工匠開始規劃線路,調撥錢糧投入修築鐵路的大潮當中,同樣一批豪商業憑藉著各自的關係拿到了一些鐵路的修築權以及運營權,就這樣大明上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修築鐵路的程序。
大明正德四十五年,又是十幾年過去
遼闊的北地,山脈蜿蜒起伏,宛若蒼龍匍匐在地,蒼茫大地為風雪所覆蓋,被封呼嘯刮過捲起漫天的風雪,然而就在這時,伴隨著一聲長長的鳴笛生,一條黑線呼嘯而來,赫然是一輛行駛在綿長鐵路線上的蒸汽機車。
這蒸汽機車長達數十丈,足足有十幾個長長的車廂,平穩的行駛在大地之上,只看其速度,怕是時速不下於六十里。
在其中一節堪稱奢華的車廂當中,幾道身影正透過明亮而又厚實的玻璃向著外間看去。
“朕真是沒想到,這遼東之地竟然有如此蒼茫之雪景,短短數日從溫暖如春的江南到大雪紛飛的關外之地,這蒸汽機車果真如李卿昔日所言,乃是穩固我大明之神器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