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器營顯威(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人似乎是見到李桓神色淡然的站在那裡,絲毫沒有受到他們彈劾的影響不禁跳起來指著李桓大罵道:“奸賊,都是你督戰不力,以至於韃靼人兵臨城下威脅陛下安危,你可知罪?”
李桓彷彿是沒有看到那如同跳樑小醜一般的官員一般,只是衝著朱厚照緩緩一禮道:“臣在此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達延部這一心腹大患,自此當不復存在矣!”
朱厚照對於李桓的一系列謀劃自然是知曉的,包括內閣、五軍都督府的一眾人皆是面露笑意。
因為按照李桓的謀劃,如今達延汗所部十幾萬人算是落入了李桓的算計當中,只要達延汗所部出現在京師城下,那麼即便是這會兒達延汗反應過來,那麼一切也都遲了。
就見王陽明、張侖等人也是緊跟著李桓一起向著天子拜下道:“臣等恭賀陛下。”
朱厚照見狀不禁哈哈大笑道:“一切全賴諸位卿家,若是果真如秦國公所言,今日全殲達延所部,朕當不吝封賞。”
不少官員看到這般情形,聽著天子還有李桓、王陽明等人的話,整個人頗有一種如在夢中的感覺,一時之間有些搞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尤其是方才那幾名跳出來彈劾李桓的官員更是傻眼了,為什麼他們聽不懂天子幾人的對話啊。
怎麼聽上去好像已經兵臨城下的達延汗所部要倒黴似得,難道不該是李桓要被天子問斬嗎?
與此同時,城牆之下,達延汗在一眾手下的簇擁之下,頗有一種意氣風發之感驅馬上前,遙遙看著那城牆之上的天子儀仗。
只看那天子儀仗就知道大明天子這會兒就在城牆之上,手中執著馬鞭,達延汗只感覺一股無上的滿足感湧上心頭。
放眼蒙古歷代大汗,又有幾人能夠如他一般率領大軍進入中原並且還兵臨大明京師城下,單單是這一點,便足可以穩固他蒙古大汗的地位。
“大明天子可在,蒙元大汗達延在此有禮了。”
達延汗朗聲向著城牆之上高聲呼喊。
而城牆之上,天子看著一副意氣風發模樣的達延汗,自然能夠理解為什麼達延汗會是這般的反應,只是想到李桓幾乎是將達延汗的一切反應都算死了,心中不由的生出幾分憐憫來。
上前一步,天子臨近城牆,高聲道:“達延,你不在草原之上牧馬放羊,何故南下侵擾我大明,難道以為我大明好欺負,拎不起刀兵了嗎?”
達延汗聞言哈哈大笑道:“大明天子,不是本汗瞧不上伱大明,實在是你大明將士不堪一擊,否則的話,本汗也不可能率領大軍兵臨城下啊。”
說著達延汗一指身後十幾萬大軍道:“看到了嗎,只要爾肯自縛於陣前向本汗請降,本汗或許可以考慮饒爾等一命,否則的話,大軍攻城城破之時,爾等生死可就不好說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達延汗的神情是那麼的驕狂,一副完全不將大明放在眼中的架勢。
顯然這一路之上的順風順水讓達延汗等人生出了驕狂之心,絲毫不將大明兵馬放在心上。
“大膽達延,你可還認得本公嗎?”
正當達延汗志得意滿的時候,一聲宛若驚雷的呵斥之聲傳來,達延汗心中一驚,抬頭望去,就見一道身影正立於城頭之上,只是看到那一道身影,內心深處的記憶便一下子浮現了出來。
“是你,李桓,果然是你!”
顯然當年那一場大敗給達延汗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達延汗可是從來沒有吃過那麼大的敗仗,要不是他吞併了草原上的大小部落的話,只怕至今都無法恢復元氣,因此達延汗對於李桓那叫一個印象深刻。
此時陡然見到李桓,自然是一眼便將李桓給認了出來。
“哈哈哈,達延,爾等既然來了,那麼你們便全都留下來吧。”
達延汗聞言不由一愣,猛然之間抬頭向著李桓看了過去,然而雙方相隔近百丈距離,達延汗就算是目力驚人也是看不清楚李桓臉上的神色,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聽了李桓的話心中竟然莫名的生出幾分不安來。
“你……你是什麼意思?”
李桓笑道:“沒什麼意思,就是說諸位既然遠道而來,既然來了,那麼就不要回草原了,我大明素來好客,大家全都留下來吧。”
達延深吸一口氣,平復了內心之中的波瀾,壓下隱隱的不安之感,強自鎮定的道:“真是好笑,就憑爾等也想留下本汗,你且問過本汗身後十幾萬長生天的兒郎們再說吧。”
像是在回應達延汗一般,達延汗身後那黑壓壓一片的蒙元騎兵一個個高聲呼喝起來,聲音響徹雲霄,聲勢極其驚人。
城牆之上,不少的官員看到這般情形不由的面色為之大變,不過李桓卻是衝著身邊一人道:“傳令下去,一切按計劃行事。”
很快就聽得一聲轟響,高天之上一朵醒目無比的焰火炸開,顯然是在傳遞一種訊號。
而城下的達延汗等人也看到了空中炸開的焰火,不少人見狀露出幾分詫異之色。
緊跟在達延汗身邊的阿爾蘇博羅特則是面露擔憂之色道:“父汗,難道說明人真的有什麼陷阱不成,還是說那秦國公在詐我們?”
達延汗微微搖了搖頭道:“且看看再說,就算是明人有什麼算計又能如何,不要忘了,我們可是有十幾萬大軍,退路各處重要關口皆在我們手中,可進可退,料明人也奈何不得我等。”
“大汗所言甚是,定然是這些明人在虛張聲勢。”
隨著那一朵焰火炸開,很快遠處的空中連續不斷的有焰火炸開向著遠處綿延開來,很明顯這是有人在交替的傳遞訊息。
距離京師數十里之外的一處所在,正統領著大軍的陳昂忽然之間看到空中的焰火,登時精神為之一震,一聲長嘯道:“所有人立刻集合,發兵京師,隨我一同圍殺韃靼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