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之人看上去也就三十許,整個人顯得無比的幹練,一身的三品官服在身,在其身後同樣是一群身著官服的大小官員,不過很明顯這些官員皆是以那三品官員為首。

一行人足足有上百人之多,可以說幾乎看不到七八品的官員,至少也是六品以上的官員,顯然朝廷第一批派遣的官員數量還是相當之充足的。

“下官吏部右侍郎嚴嵩拜見秦國公!”

“下官等拜見國公!”

一眾官員齊齊向著李桓施禮。

李桓聽了嚴嵩的話不由的眉頭一挑,目光落在嚴嵩身上,對於嚴嵩李桓倒是不陌生,雖然說對方在原本的歷史上留下了相當大的名聲,但是歷史早已經改變,李桓倒是不怎麼在意嚴嵩未來是不是會成為一代奸臣。

澹澹的掃了一眾官員一眼,李桓揮手道:“諸位不必多禮!”

一座莊園之中,李桓設宴款待這些遠道而來的官員,同時詢問一些此番朝廷所派前來的具體人馬的數量以及構成。

客廳之中,嚴嵩正一臉正色的向著李桓道:“此番朝廷共計抽調了一百八十三名官員,大小吏員一千多人,除此之外,隨船而來的還有完整的三個衛所軍戶,共計兩萬八千餘人,無有田畝之百姓一萬三千餘人!”

說著嚴嵩稍稍一頓又道:“除此之外,還有一路護航的大明水師艦隊,共有寶船二十艘,大小輔助補給船隻百餘艘,步卒精銳八千!”

既然佔據了南洋之地,雖然說李桓先前帶來了不少的精銳人馬,可是一想到偌大的南洋之地竟然只有一兩萬大明水師以及步卒,朝廷自然不可能只派來百姓,而不派來士卒。

李桓聞言不由的眉頭一挑,說實話,就是李桓自己都沒有想到朝廷竟然會有如此大的魄力。

雖然說在他看來,他在奏章之中所提對於大明而言絕對算的的上是百利而無一害,可是朝廷之中那些官員是不是會透過,那卻是另外一說了。

本來李桓都做好了朝廷百官阻撓的心理準備,若是朝廷阻撓的話,他就會回返京師,親自主持這件事情,無論如何都要將之推行下去。

卻是沒有想到朝廷竟然給了他這麼大的一個驚喜。

稍稍算一算的話,這一支堪稱龐大的船隊,一次竟然帶來了足足五六萬之多的大明人口,在這個時代能夠一次性轉移如此之多的人口的,說實話怕是除了國力雄厚的大明之外就真的找不出第二家了。

不過一次轉五六萬之多的人口看上去的確是有些誇張,但是想一想上百年前大明鄭和船隊一次下西洋的規模便足足有兩三萬人之多,那麼如今大明專門為了轉移人口,一次轉運數萬也就沒有那麼稀奇了。

李桓臉上不禁露出了笑意,看著嚴嵩等人想著方才嚴嵩呈給他的一份旨意,聖旨之中就有關於這些官員的安置。

出乎李桓的預料,朱厚照竟然沒有直接任命嚴嵩等人的官員,而是直接將這些官員抽調派來南海洋之地,至於說如何安置這些人,完全交由李桓一人決斷。

這便的意味著李桓可以隨意的安排這些人的去向,若是李桓有那麼點私心的話,未必不能夠透過對官員的安排將南洋掌控在自己手中。,可以說這絕對是天子對李桓莫大的信任。

李桓看著一眾人,眉頭一挑道:“嚴嵩!”

嚴嵩聞言忙道:“下官在!”

李桓輕笑道:“本公便命你為南洋行省布政使司,三日之內,給本公搭建起布政使司衙門的框架出來,不知你可有把握嗎?”

嚴嵩雖然說早有心理準備,可是陡然之間聽到李桓對他的任命任然是忍不住心中激動不已。

雖然說他從堂堂吏部天官成了一省之地的布政使,在任何人看來,那都是被貶了,但是嚴嵩卻不這麼看。

可以說大明未來數十年南洋行省絕對會成為大明重中之重的所在,他做為南洋行省第一任的布政使,若是能夠在任上做出政績的話,將來絕對可以穩穩的進入內閣,成為內閣重臣。

甚至嚴嵩尚且還記得臨行之時,天子親自召見他的話,天子承諾,只要他能夠做出政績來,那麼未來內閣絕對有他一席之地。

若非是如此的話,他好歹也是吏部三把手,又怎麼可能會自降身份前來南洋之地任一地方大員呢,說到底還是因為天子給出的誘惑太大了。

心中閃過諸般念頭,嚴嵩恭敬的衝著李桓一禮道:“下官遵命,定不負公爺厚望!”

李桓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張淮身上道:“張淮聽令!”

張淮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忙上前一步衝著李桓行禮道:“末將在!”

李桓看著張淮緩緩道:“本公便任命你為南洋行省都指揮使,構建南洋行省都指揮使司衙門,你可可敢領命否?”

張淮顯然是沒有想到李桓竟然會選他做為三司衙門之中的都指揮使司的指揮使,於他而言,在南洋這等地方出任都指揮使,那絕對是位高權重了,將來升遷便可進入五軍都督府,甚至有望成為執掌一府的五軍都督之一。

深吸一口氣,張淮衝著李桓一禮道:“末將領命!”

隨即李桓目光一掃,落在一名三十許的官員身上道:“楊烈,你便為提刑按察使司提刑按察使,負責組建提刑按察使司。”

原本不過是一名御史的楊烈聞言不由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向著李桓行禮領命。

【有月票的大老們給砸下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