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楊銳的話,張文錦看著外間夜幕之中的叛軍大營以及那些消失在黑夜之中的叛軍士卒,哪怕是心中充滿了疑惑以及不解,但是張文錦卻也沒有想過要讓楊銳派出大軍出城的念頭。

就如楊銳所說的那般,他們眼下最重要的任務是守住安慶城,至於說叛軍在城外有什麼舉動,只要不是同安慶城的安危有關,他們完全可以不去管畢竟只要守好了安慶城,那麼他們便已經是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心中閃過這般的念頭,張文錦衝著楊銳微微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麼一切便如將軍所言,我等守好安慶城便是。」

說話之間,張文錦捋著鬍鬚,眼中閃爍著睿智的神彩道:「安慶做為南京城的門戶,只要守好安慶城,那麼寧王叛軍便不敢深入南直隸,這便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這邊張文錦、楊銳等人不清楚寧王叛軍已經分出一部分兵馬繞過了安慶城向著南直隸而去,絲毫沒有擔心後路被斷導致糧草不濟的問題。

不過這也怪不得張文錦、楊銳他們,畢竟常人的認知當中,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正常情況下若是寧王叛軍不攻破安慶城,將安慶城掌握在手,那麼寧王叛軍絕對不敢擅入南直隸。

只是誰讓寧王叛軍不能以常理度之呢,寧王叛軍深入南直隸,有著一千地方豪強、士紳明裡暗裡的支援,還真的不擔心糧秣的問題。

西江口

江南繁華依舊,哪怕是寧王造反的訊息在大半個月之間便已經傳至江南各地,可是對於近在咫尺的寧王叛軍,江南之地的反應卻是相當的古怪。正常情況下,任何地方上的官員、士紳、豪強對於叛軍都是持一眾厭惡的態度。

其他不說,單單是叛軍所過之處給地方上所造成的危害便足夠讓人對叛軍敬而遠之了。

可是在南直隸從上到下,無論是官員還是地方上的鄉紳、豪強,絕大多數卻是沒有一點的擔憂害怕的念頭,甚至不少人還隱隱的帶著幾分期待。西江口距離南京只有數十里之遙,乃是南京城外的一處關口,本來這裡是有一處衛所駐紮的。

只可惜江南承平上百年,上百年來根本就沒有經歷過什麼兵災,可想而知這地方上的衛所早已經糜爛成了什麼樣子。

西江口所駐紮的千戶所上下的衛所士卒早已經淪落為千戶所大小官員的佃戶,真要說從衛所當中拉出一支人馬的話,恐怕連百人規模都未必能夠湊齊。

這一日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出現在了西江口,黑壓壓的一片,一眼望去根本就望不到邊際,至少有數萬之眾。

這樣一支大軍不用說自然就是不久之前繞過了安慶城,直撲南京城而來的寧王叛軍一部。

寧王接納了王鏊的建議,直接兵分兩路,其中一路由其麾下將領楊清率領五萬兵馬負責圍困安慶城,而寧王則是親自率領麾下了另外一部兵馬直撲南京城而來。

不得不說寧王此舉真的是超乎許多人的意料,越過了安慶府,一路所過之處,地方上各府官員可以說在見到寧王叛軍就那麼突兀的殺到的時候,一個個的都是被驚到了。

畢竟不少官員都知道有安慶府擋在前面,寧王叛軍只要無法打破安慶城,那麼便沒有可能殺至南直隸。

所以說各府官員之中,那些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官員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有什麼防備,他們只需要盯著安慶城那邊的戰事便可。

可是誰曾想寧王竟然會這麼的不按常理出牌啊,愣是不管自身後路,直接繞過了安慶城順江而下,竟然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橫穿數府之地。

再加上地方上的不少官員、豪強、士紳同寧王勾結,在叛軍突兀的出現在城下之時,裡應外合開城迎接叛軍入城。

這一路之上,寧王叛軍

愣是沒有遭受到什麼有力的抵擋,一路順利無比的出現在了西江口。

到了西江口,可以說便已經接近了南京城,距離南京城只有不到一日的路程。

看著西江口被麾下大軍佔據,大軍開始安營紮寨,寧王則是開始一如既往的在大營之中一一接待那些聞訊而來前來投靠他的官員、豪強、士紳。有王鏊從中千針引線,再加上寧王一路勢如破竹一般愣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殺到了南京附近,這讓許多人看到了改朝換代的從龍之功。

不少豪強、士紳本來是想要坐觀朝廷同寧王之間的爭鬥的,畢竟在大多數人看來,寧王叛亂雖然說看上去聲勢浩大,但是真的想要同朝廷對抗根本就不大可能。

畢竟朝廷的實力在那裡,但凡是朝廷大軍殺到,寧王若是還無法攻入南直隸,那麼等待著寧王的便只有死路一條。

明知道寧王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可以想象那些士紳、豪強自然不會選擇在寧王身上下注,就算是有,也只是極少數一部分人。

但是當寧王大軍出現在西江口的時候,訊息一出,可以說南京附近的眾多豪強、士紳盡皆為之轟動。

這些人能夠盤踞地方,把持地方上的話語權,自然都不是傻子,如何不清楚寧王大軍出現在南京城附近意味著什麼。

如果說先前投資寧王有極大的可能會失敗甚至會受到牽連的,以至於他們大多數人選擇坐觀其變,但是當寧王大軍出現在南京城附近的時候,這些人卻是坐不住了。

實在是寧王殺到南京城附近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一時之間太多的人跳了出來。

大帳之中,寧王一臉笑容的接待著一波接著一波前來向其示好的地方豪強、士紳,這些人前來要麼是帶著大量的糧草,要麼是直接帶著青壯以及族中子弟投入其麾下,要麼是獻上金銀珠寶等財物,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要登上他這一艘即將昇天的大船可以想象這種情況下,寧王的心情到底有多麼的舒爽。

此時寧王營帳之中,寧王正一臉鄭重之色的看著眼前之人。

西寧伯趙同,雖然說趙同這位西寧伯在大明諸多勳貴當中非常的不起眼,可是寧王卻是不敢小覷了此人。

實在是西寧伯此番前來秘密拜見於他所代表的並非是其一人。

在這大帳之中,除了西寧伯之外便只有寧王以及王鏊、劉養正、李士實幾人,可見寧王對西寧伯的看重。

西寧伯此時看著寧王道:「王爺,在下此番前來只有一件事。」

寧王看著西寧伯深吸一口氣道:「西寧伯儘管直言便是。」

此時的寧王已經多少猜到西寧伯的來意,也正是因為如此,寧王才強忍著內心之中的欣喜以及期冀的看著西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