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表現的機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寧王的目光自然落在了這人身上,當看到這人的時候,寧王臉上不禁露出幾分笑意道:「哦,是文邦啊,若是文邦能夠親自走上一遭的話,想來一定能夠說服那張文錦。」
被寧王喚作文邦之人,其名叫做杜仲,字文邦,乃是不久之前才歸附寧王的一名舉子。
杜仲自負能力出眾,只可惜幾次進考卻是無緣高中,空有舉人的功名,卻是沒有更進一步的機緣,這讓杜仲很是不忿。
恰好寧王造反,杜仲聞知寧王造反的訊息,幾乎是第一時間便奔著寧王而來,很顯然是將寧王當做了自己的希望。
如杜仲這般的人其實在這個時代實在是太過常見了,畢竟總有野心勃勃之人想要搏上一搏。
以往那是沒有機會,但是寧王造反卻是給了不少野心勃勃之人機會,這也是寧王造反之後,一時之間不少人紛紛投入寧王麾下的緣由之一。
投靠寧王的這些人之中,不少都是落地不中的秀才、舉人,這些人湧入寧王麾下,更是讓寧王堅信自己是有天命加身,否則的話為什麼自己高舉義旗便立刻有那麼多的人材投到自己麾下。
杜仲很明顯就是想要在寧王麾下搏上一搏,所以說當寧王開口詢問有沒有人願意代他前往安慶城中走上一遭,勸降城中之人的時候,杜仲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
在杜仲看來,如今他們有十萬大軍,有著十萬大軍在手,區區一座安慶城那還不是輕鬆便可以拿下嗎?
在這種情況下,安慶城中之人但凡是有點見識的肯定能夠意識到這點,甚至在杜仲看來,這會兒安慶城中的張文錦等人說不得正想著如何投降呢。
雖然說進入城中需要冒著一定的風險,但是富貴險中求,如果說想要在寧王面前得到寧王的看重的話,那麼必然是要有拿得出手的功勞的。
否則的話,如何讓寧王看重。
杜仲衝著寧王一禮道:「王爺儘管放心便是,臣此去定會為王爺將安慶城拿下。」
寧王聽了大喜笑道:「好,孤王便靜候文邦的好訊息!」
杜仲轉身便向著安慶城方向而去,這會兒寧王見狀立刻衝著身邊的侍衛道:「立刻為文邦先生備馬!」
轉眼之間,就見一名侍衛牽著一匹馬走了過來,寧王親自牽著馬向著杜仲道:「文邦先生,且騎馬前去,也不至於墜了我等威風。」
杜仲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衝著寧王一禮道:「臣定不負王爺!」
安慶城下,杜仲看著城牆之上的張文錦、楊銳等人朗聲道:「在下杜仲,我家王爺有話要同知府大人說,還請知府大人容我入城一敘。」
高高的城牆之上,張文錦、楊銳等人清楚的聽到城牆之下杜仲的喊話聲。
一時之間,城牆之上,不少士卒的目光齊刷刷的向著楊銳、張文錦方向看了過去。
杜仲喊話代表寧王前來見張文錦,傻子都知道杜仲此來的目的,必然是想要勸說張文錦如同其餘的那些官員一般投降寧王。
不久之前張文錦、楊銳他們還喊著誓死堅守安慶城的口號,所以說這會兒見到杜仲前來勸降,以至於不少士卒都開始懷疑張文錦、楊銳他們的立場起來。
畢竟如果張文錦他們投降的話,到時候他們根本就不用面對下方那十餘萬大軍的威脅,就不用冒著生命危險了。
所以說不少人看向張文錦的目光當中隱隱的流露出幾分期冀之色,顯然在不少士卒心中,能不拼命還是不要拼命的好,畢竟一旦大戰起來,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能不能夠活下來。
至於說寧王造反,說實話,這天下到底有什麼人來做,同他們有什麼關係嗎,他們不過是一個大頭兵罷了。
城牆之上,四
周的一眾士卒計程車氣變化自然是瞞不過張文錦、楊銳他們,就見楊銳面色微微一變,目光投向了張文錦。
在楊銳的目光注視下,張文錦神色平靜,絲毫沒有緊張之色道:「楊指揮使莫非懷疑本官不成?」
楊銳看著張文錦,緩緩搖了搖頭道:「張大人對朝廷的忠心本官自然不會懷疑,只是本官相信大人,並不代表城中士卒相信啊。」
張文錦自然知道楊銳的意思。
張文錦做為安慶城明面上的第一人,那麼他的一言一行幾乎就代表著安慶城上下的態度,所以說當寧王使者出現在城下提出要入城同張文錦一敘的時候,很自然的便引得安慶城上下人心浮動。張文錦捋著鬍鬚目光看向城下的杜仲,似乎是在回應楊銳一般道:「本官自然會讓城中士卒以及百姓人心安定的。,
不提城牆之上張文錦與楊銳之間的交流,卻說城牆之下,騎在了那高頭大馬之上,遙遙衝著城頭喊話的杜仲感受著那一道道的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那種萬眾矚目的感覺讓杜仲一時之間有一種飄飄然之感。
杜仲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也有這般的高光時刻,感受著城頭之上那一道道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杜仲越發的堅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他無論如何都要在寧王麾下立下功勳以求得高位,那種高高在上,為眾人所矚目的感覺讓他沉迷而又留戀不已。
杜仲篤定這次張文錦一定會見他的,到時候一旦入了城,那麼他便可以發揮他那三寸不爛之舌的能力說降張文錦等人,為寧王立下功勳。
想到這些,杜仲臉上的笑容越發的濃郁起來,以至於讓人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心中定然是想著什麼美事。
杜仲好歹也是能夠高中舉人的人,雖然說相比那些高中進士的人來學識上差了一些,可是見識卻遠非普通百姓可比。
杜仲並不擔心無法說降張文錦,因為在杜仲看來,十萬大軍兵臨城下,以安慶城的實力根本就守不住安慶城,但凡張文錦不是自己想要找死的話,那麼只要自己給他一個臺階,張文錦肯定會老老實實的選擇投降。
心中閃過諸般的念頭,杜仲好整以暇的看著城頭之上的張文錦,眼中滿是期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