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對於一次性涉及到如此多的階層,朱厚照心中多少還是有些擔心的。

不過所幸的是天子親自出面壓下了宗室的波瀾,李桓聯合英國公、成國公,許諾扶持勳貴一系重返朝堂,算是安撫住了勳貴集團的大部分人。

如此一來,真正可能會出意外的也就是那些士紳以及地方上的豪強以及從中執行政策的諸多官員了。

不過對於這些人,李桓倒也不是太過擔心,李桓堅信這些勢力本身就不是鐵板一塊,其他不說,就看本來反對的百官之中這些日子裡大量倒向他以及王陽明麾下的官員數量就知道這些人從來就不到齊心協力。

況且有京營數十萬精銳大軍在手,便是真的出現了地方動盪的情況,李桓也有足夠的信心將之鎮壓。

大明正德五年夏,天南地北計程車子云集於京師,為即將開啟的恩科做著準備,與此同時朝廷派出大量的巡查官員奔赴天下各地開始親自督導巡查這一次的夏稅徵收。

在李桓的命令之下,這些派往地方上的官員直接與地方上的錦衣衛配合,下到州府一級,以確保夏稅徵收能夠按照新法執行。

當然如果說可以的話,李桓甚至想要將巡查人員派到縣城級別,只可惜短短一兩年的時間當中,便是朝堂以及地方上有不少的官員倒向他和王陽明一系,但是相比

之下,他們所能夠信任的人手還是非常的短缺的。

縱然是先前王陽明已經主持過一屆科舉,名義上座下有著數百新科進士的門生弟子,這些人拋開因為其自身階層註定不可能從李桓、王陽明成為同道中人的,真正能夠為他們所用的其實連一半都不到。

不過這次被朝廷關於新政巡察使的官員不少都是這些新晉官員,這些官員不敢說百分之百的支援新法,可是至少能夠為李桓、王陽明、天子所用不是嗎!

戶部衙門

歷來稅收的徵收都是由戶部主持,所以說這一次夏稅徵收自然也是透過戶部,無論是李桓還是王陽明,如今都在戶部親自坐鎮。

廳堂之中,王陽明正聚精會神的看著一份份地方上呈報上來的公文,在其身邊則是來來往往的大小吏員,盡顯忙碌之相。

與之相比的則是坐在不遠處的李桓,只不過李桓卻是不像王陽明那般的忙碌,而是顯得有些悠閒,竟然還有閒暇在那裡品茶。

看著王陽明那一副忙的不可開交的模樣,李桓看了看外間的天色不禁衝著王陽明道:「先生忙碌了一上午,不妨歇息一下。」

說話之間,李桓已經是行至王陽明近前,強行將王陽明給拉到茶桌之前坐下,王陽明被李桓自案牘之中扯了出來,臉上帶著幾分無奈苦笑道:「冠軍侯不知本官要核對地方上呈報上來的稅收資料嗎?」

李桓微微一笑,給王陽明將茶水倒上道:「自然知曉,不過事情做歸做,可是人也不是機器不是,該休息還是要休息的,如果說先生就這麼累倒了的話,那麼這次夏稅徵收之事將由何人來主持,所以說先生最重要的是要照顧好自身。」

喝了一口茶水,王陽明看著李桓道:「本官說不過你。」李桓笑了笑道:「那是因為我說的有道理!」

說笑之間,李桓神色一正看著王陽明道:「這兩日地方上呈報上來的文書陡然增多,莫不是夏稅徵收不順利?」

算一算時間的話,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許多地方上的夏稅徵收差不多應該進入了收尾,甚至京畿之地可能都已經完成了夏稅的徵收,地方上的夏稅徵收情況自然也要呈報於戶部匯總。

聽了李桓的話,王陽明深吸一口氣,看著李桓道:「總體而言此番稅收還是頗為順利的,天下間大多數計程車紳、豪強在面對朝廷的時候終究是不敢直接對抗的,哪怕是心底有再多的不滿,除非是想要造反,否則的話,他們也只能乖乖配合。」

李桓聞言冷夏一聲道:「哼,先生也別替他們美言了,這些人是什麼德性難道先生還不清楚,如果說這次不是有錦衣衛的人死死盯著,並且陛下親自下旨昭告天下,但凡有不配合朝廷新政並且阻撓新政者,皆以謀逆罪論處,恐怕這次夏稅徵收不知道要鬧出什麼亂子來呢。」

江南蘇州府錢塘縣

江南之地誰人不知錢塘林氏甲半城,就是說林氏一族在錢塘之地勢力之大,財富之巨,可比半個錢塘縣城。

錢塘林氏佔地數十萬畝,而且盡皆是良田,可以想象林氏在錢塘縣到底是何等豪橫的存在。

然則就在數月之間,堪稱錢塘一霸的林氏卻是遭受了巨大的打擊,蒙受了滅頂之災。

話說被林氏一脈寄於莫大厚望,有望高中進士,進翰林院,乃至未來有朝一日入閣拜相,將他們林氏一族推向巔峰的林苑,在林氏的推波助瀾之下,再加上本身才學不俗,為人處事圓滑,在江南士林之間可是有著極大的聲名。

可以說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憑藉著林苑這些年積攢下的人脈關係以及聲望,縱然是江南不入內閣,也是九卿在望,庇護林氏數十年絕對不是問題。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場叩宮大案,不單單是讓林苑

這位林氏龍鳳就此天折,更是給林氏帶來了滅頂之災。

以林氏一族這麼多年的底蘊,折了林苑這麼一棵頂樑柱雖然說肉痛無比,但是也不至於說是滅頂之災,真正讓林氏感到絕望甚至對李桓乃至天子恨之入骨的則是天子的一道旨意。

林氏一族但凡身上有功名者盡皆剝奪,三代以內子弟盡皆不許科考。【求月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