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夠透過加開恩科的話,必然會如李桓所言,既可以施恩於天下士子,又能夠拉攏一批人為其所用。

可以說當此情形下,李桓的建議絕對是一記妙招,不說完全扭轉他在天下士子心目中的昏君形象,至少也能夠挽回一部分口碑不是,最重要的是,他可以透過此收攏一批人才啊。

可以想象,此番加開恩科,那麼但凡是願意前來參加科考計程車子,自然而然的就會會被視作支援新政新法之人,天然就被打上了改革派的烙印。

想明白這些之後,朱厚照忍不住看向李桓道:「李卿所言甚是,朕這便下旨加開恩科,恩澤天下。」

果不其然,隨著天子一道加開恩科的旨意傳遍天下,本來天下間隱隱被視作昏君的天子名聲隨之一轉,眾多士子可謂是彈冠相慶,一個個的激動無比的準備著即刻出發前往京師參加恩科會考。

卻說江南南昌府

嘭的一聲脆響,一間靜室之中,就見一人正狠狠的將一隻茶盞砸在地上,臉上滿是猙獰以及憤怒之色,口中吼道:「該死,昏君該死!他怎麼會有皇子誕下。」

此人一身蟒服在身,頭戴王冠,一身的王侯之氣。

若是有南昌府的官員見了此人的話,定然能夠一眼認出此人便是襲封南昌府的當今寧王朱宸濠。

寧王朱宸濠乃是寧王朱權一系,到了寧王朱宸濠這一代已然是傳了五代。寧王朱宸濠之所以如此震怒,正是因為他剛剛收到的京城傳來的訊息。

訊息之中最重要的便是有關於當今天子誕下龍子,天子有後,大明國本穩固的訊息。要知道寧王在正德二年的時候便意圖以己子入嗣天子,謀取天子之位,只不過卻是被李桓等朝廷重臣嚴加斥責,天子更是收其王府護衛,命其無旨不得擅出王府之地,幾乎是變相的將其囚禁於王府之中以絕其謀逆之念。

如果說天子一日無有子嗣的話,那麼寧王的圖謀還有那麼一絲希望,但是隨著天子子嗣誕生,可以說寧王想要走以己子入嗣天子已經徹底沒了希望,倒也怪不得朱宸濠會顯得那麼的震怒。

一名文士捋著鬍鬚坐在那裡,看著一臉震怒的寧王輕咳一聲道:「王爺息怒。」

王聽了那文士的話,冷哼一聲道:「你要本王如何息怒,你沒看到那,那昏君竟然有了子嗣,他一介昏君,怎麼配有子嗣,你可知道一旦還有了皇子,朝堂之上人心背向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本王再想謀取皇位便是千難萬難。」

說著寧王又道:「遠的且不說,就說此番昏君藉著嫡長子誕生之由開恩科,此舉分明就是在彌補先前他大失天下士人之心的舉動,關鍵這藉口效果還極好,那些士人偏偏就吃這一套。本王甚至可以想象得出,那些士人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會是什麼樣的反應,他們絕對會無比的欣喜,乃至於彈冠相慶。當今昏聵或許指望不上,他們卻是可以將目標放在未來,放到那位還沒有成長起來的如同一張白紙的皇子身上,如此一來,面對昏君的一些舉措,無論是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員還是天下人都不會再如以往那般堅定無比的反對,因為他們可以將希望寄託在未來儲君身上。」

李士實聽了寧王的一番話不禁對寧王另眼相看,不得不說寧王能夠看出這麼多,真的是有些超乎他對寧王的認知了。

當今天下,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真正看出當今天子有後所引發的一系列變化以及影響之人絕對不會太多,但是能夠看出之人絕對都算得上是目光長遠,有大智慧之人。

說實話,寧王能夠看出這些,完全超乎李士實的預料。

深吸一口氣,李士實向著寧王恭敬一禮道:「王爺之言當真是發人深省,臣下自愧不如。」

吐出一口濁氣,寧王看了李士實一眼,神色鄭重的道:「孤王視先生為股肱之臣,猶如左膀右臂,還請先生教我,當此之時,孤王該當如何應對。」

李士實捋了捋鬍鬚,眼珠子滴溜溜轉動,整個人看上去頗有些女幹詐的味道,隨即向著寧王道:「王爺不弱就此長居王府,頤享天年吧.....」

不等李士實將話說完,寧王便是一巴掌拍在桌案之上,虎目圓睜盯著李士實道:「先生莫非是戲弄孤王不成,還是說欺孤王手中刀劍不利,斬不得先生腦袋。」

一股凶煞之氣撲面而來,寧王惡狠狠的吼道:「這皇位本來就有我寧王一系的一半,他正德坐的,本王如何坐不得。」

李士實做為寧王心腹,自然清楚寧王為何會說皇位有他寧王一系的一半,此事說來就不得不說當年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時,為謀得大寧諸軍的助戰,用計挾制寧王朱權,使大寧邊軍俱聽其指揮,朱棣還哄騙朱權:「事成,當中分天下。」燕王即皇帝位後,寧王要求改封蘇州、錢塘等南方地方,均遭朱棣拒絕,寧王與皇帝間的矛盾由此而生。

百年時間過去,然則寧王一脈卻是從來沒有忘記這點,這也是寧王朱宸濠為什麼說皇位有他寧王一系的一半的原因。

被一臉怒色的寧王死死的盯著,李士實卻是顯得不慌不忙,絲毫沒有擔憂的意思。此時寧王發洩了一通,也是恢復了平靜,看向李士實道:「還請先生真心教我。」李士實這次同樣是一臉正色的向著寧王一禮道:「臣請王爺效仿昔日燕王靖難。」

寧王聞言眼眸之中閃過一道喜色看著李士實道:「哦,先生快快請講,本王要如何做才能奪得天下,登得大寶。若然他日孤王得了天下,定不忘先生之功,封侯拜相,榮華富貴皆不在話下。」

李士實帶著幾分自得道:「以臣觀之,王爺想要以世子入嗣謀得皇位本就希望渺茫,縱然是天子無後,朝廷在宗室之中遴選入繼中宮著也絕不可能是王爺這般的旁支宗室,所以說從一開始臣就不同意劉養正這一計策。」

寧王麾下有兩名心腹文臣,一者李士實,一者劉養正,二人算是寧王的左膀右臂,正是劉養正獻計於寧王,以世子入嗣天子謀求天子之位。

只可惜此計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反而是被天子以及朝廷看出寧王的野心,以至於寧王被天子下旨禁閉於王府之中不得擅出。

此時李士實提及此事,未嘗沒有給劉養正上眼藥的意思。

聽到李士實提及此事,寧王朱宸濠臉上的神色頗有些不好看,畢竟當初也是他採納了劉養正的提議,現在看來這一計策的確是不怎麼樣。

輕咳一聲,朱宸濠看向李士實道:「先生高瞻遠矚,智謀出群,昔日孤王沒有聽從先生之勸,乃是孤之錯,還請先生不計前嫌,助孤王奪取天下,孤王絕不負先生。」【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