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帝王怒(第1/3頁)
章節報錯
能夠在國子監之中成為風雲人物的自然都不是一般人物,都不用解釋,單單是從字面意思他們便第一時間理解了官紳一體納糧的意思,隨之便想到一旦施行官紳一體納糧,他們背後的家族將會受到什麼樣的衝擊。
正是因為清楚的明白這些,所以幾人的反應才會顯得那麼的激烈。
就見林苑整個人豁然起身,雙目之中閃爍著異樣的精芒盯著杜源沉聲道:「監丞大人,你說的這些可是真的嗎?朝廷真的要施行官紳一體納糧之法?朝堂袞袞諸公何在,難道說百官都沒有人站出來反對不成?」
陳碧章同樣也開口道:「不錯,此策可謂禍國殃民,一旦施行必然會動搖我大明之根基,說不得到時候會有不忍言之事發生,難道說袞袞諸公就看不到這些嗎?」
將林苑幾人的神色反應看在眼中,杜源、陳耕耘、趙野幾人心中泛起幾分得意,再是國子監的風雲人物又如何,還不是因他們一言而為之色變,最終要為他們所用。
趙野緩緩開口,打著官腔道:「放肆,朝堂之上袞袞諸公又豈是爾等所能夠議論的,別說諸公已經盡一切可能的進諫天子了,便是諸公沒有,也不是爾等所能夠置喙的。」
趙京性子耿直,聞言便毫不客氣的道:「諸公若是不能夠勸諫君上的話,那麼要他們又有何用。」
趙野聞言登時一拍桌案衝著趙京怒喝道:「小輩狂妄。」
說著趙野盯著趙京道:「你可知今日朝堂之上,諸公如何諫言天子,奈何李桓此賊兇威太盛,加之陛下又為其所蠱惑,完全不顧百官反對,強行下旨透過官紳一體納糧之法。」
林苑此刻稍稍冷靜了下來,目光從趙野、杜源幾人身上掃過,緩緩開口道:「諸位大人將我們幾人請來,想來是有什麼事情吧,若是林某沒有猜錯的話,此事或許就同官紳一體納糧之策有關。」
登時趙京、陳碧章、董輝幾人齊齊看向了杜源幾人。
如果說先前還在猜測杜源他們召他們幾人前來所謂何事的話,那麼現在卻是能夠猜到幾分,就如林苑所言,十之八九是同官紳一體納糧之策有關。
董輝看向杜源幾人道:「若是諸位大人有什麼需要董某效勞的地方的話,儘管直言便是,便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董某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林苑、趙京幾人齊齊點頭。
陳耕耘此時眼見火候已經差不多了,當即便開口道:「如果說要你們在國子監當中鼓動一批士子前去宮門之前靜坐示威的話,不知道你們能夠說動多少人前往?」
「什麼?鼓動士子前往宮門前示威,這....這應該是逼宮吧!」趙京下意識的便道。
不過林苑卻是眼睛一亮道:「妙啊,天子為女幹賊所蠱惑,我輩讀書人蒙受皇恩浩蕩,理當站出來進諫天子,為天子掃除朝堂陰霾之氣,還我大明朗朗乾坤。」
說到這裡林苑瞥了趙京一眼輕笑道:「咱們這可不是逼宮,什麼叫做逼宮,逼宮那是逼迫天子做違背意願之事,而我們只是要警醒陛下,讓陛下迷途知返而已。」
趙京皺眉道:「話是如此說,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李桓此人可不是那麼好招惹的,想當初在福州,他可是眼睛都不眨的殺了上百的讀書人,若是.....」
林苑聽了趙京的話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一邊大笑一邊看著趙京道:「趙賢弟卻是想多了,正所謂法不責眾,我們若是鼓動數千士子前往宮門前叩響宮門,你說那個時候面對我等士子,到底是選擇順從我們以安天下士子之心呢,還是會繼續為李桓這女幹賊所迷惑呢。」
說著林苑又道:「還有一點,這裡是京城,天子腳下,大明的核心所在,而非是那天高皇帝遠的福州府,他李桓敢在福州府大開殺
戒,濫殺我輩讀書人,但是他絕對不敢在京城之地大開殺戒,否則的話,這天下絕無其立足之地。」
陳碧章、董輝幾人也是點頭不已。
雖然說他們也知道李桓兇名在外,如果說是讓他們單獨去同李桓放對的話,他們絕對沒有那個膽量。
可是如果說是攜大勢而為,聚集數千士子,有這麼多計程車子做為後盾,他們又何懼區區李桓。
可以說有這麼多計程車子做為後盾,便是天子他們也敢破口大罵,便是皇城他們也敢衝擊。
無論是李桓還是天子也就是敢懲處一些個人,但是面對濤濤大勢,便是天子也無可奈何。
心中閃過這般的念頭,心頭對李桓的那點忌憚瞬間便煙消雲散了。
當即就聽得陳碧章擊掌讚歎道:「好,此策甚好,陳某雖然說人微言輕,但是也有一班至交好友,我可以說動三五百人共襄盛舉。」
隨著陳碧章率先表態,林苑也隨之開口道:「我桑林詩社可以說動近千人共襄盛舉。」
董輝笑著道:「我也可以說動三五百人。」
最後趙京猶豫了一番,彷彿是下定了決心緩緩道:「我可說動二百餘人。」
聽了幾人的表態,杜源、陳耕耘、趙野幾人不禁心中大為歡喜,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單單是這幾人便能夠說動兩千餘人,更何況這些人相互之間那可是沾親帶故,說不得到時候就是有三千人一起出動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想到數千士子一同在宮門前靜坐,向天子示威表達自身的意願,一時之間身為國子監監丞的杜源渾身微微顫抖起來,面色帶著幾分潮紅,隱隱帶著幾分期冀,他倒是很想知道,到時候天子還有李桓面對數千士子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對視了一眼,杜源緩緩起身向著趙京、陳碧章幾人點了點頭道:「事不宜遲,你們速速前去聯絡願意共襄盛舉計程車子,定於明日齊聚於宮門之前,一起叩響宮門,向天子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意見,祈請天子給我們一個答覆。」
林苑幾人帶著幾分興奮齊齊道:「定不負監丞所望。」與此同時,幾道身影走進了國子監之中。
做為國子監祭酒的蔡英看著眼前身為刑部侍郎的尉遲紅以及幾名同樣身為朝廷重臣的幾人,面色之間帶著幾分凝重之色。
聽了尉遲紅的一番陳述,蔡英壓下內心的波瀾,深吸一口氣道:「諸位,國子監的諸多學子乃是我大明未來的棟樑之才,難道非要這些學子早早的陷入到這般的***當中嗎?」
尉遲紅聞言不禁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道:「蔡祭酒此言差矣,正因為國子監的諸多學子代表了我大明的未來,那麼他們才更有資格就關於天下的政策有著瞭解、參與的資格,稅賦改革關係天下蒼生,天下士子更是不能夠置身事外,蔡祭酒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