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百姓群情洶洶,都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些百姓或許愚昧,或許無知,或許被人隨隨便便便能糊弄,但是隻要關係到他們自身利益安危,這些人絕對不會沒有一絲的反應。

就如方才李桓所講,眼前這二十四具屍骸之中極有可能便有他們身邊相知之人。

現在想一想,在這京城之中,竟然藏著這麼一個以虐殺孩童為樂的瘋子,那麼他們家的孩子豈不是隨時都有可能落入史浩之手,成為這些屍骸當中的一員。

只是一想到這點,許多人想到自家的孩子,頓時一個個怒憤填鷹,喊打喊殺之聲響徹雲霄。

守在外面努力維持秩序的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吳耿直接被嚇了一跳,差點哭出來,這都喊打喊殺了,萬一鬧出亂子,他吳耿的官帽子還要不要。

李桓看百姓情緒太過高漲,也是擔心再刺激下去會鬧出什麼亂子來,他是來揭露史浩的真實面目的,而不是來製造混亂的,這麼多人但凡是出了亂子,踩踏之下死傷必然慘重,他又於心何安。

看了陳耀一眼,李桓吩咐道:“命人取白布將這些屍骸蓋上,稍後讓人去準備了棺槨,轉運去詔獄停屍房暫存以為物證。”

倒不是李桓不想將這些屍骸入土為安,而是這些都是釘死史浩罪行的罪證,便是要入土也要徹底的將史浩的罪名釘死了才是。

陳耀應了一聲,連忙招呼手下兄弟去辦,很快就取了白布將那一具具的屍骸覆蓋。

正在這會兒,一隊人從人群當中擠了出來,為首的正是五城兵馬司典吏黃明。

黃明滿頭大汗護著王鏊三人,當看到李桓等人的時候,黃明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回身向著王鏊低聲道:“老大人,咱們到了。”

雖然說有黃明等人護著,可是在人山人海之中擠進來,王鏊這會兒也是累的氣喘吁吁。

正了正衣冠,王鏊目光落在了李桓身上。

李桓是不認識王鏊的,畢竟李桓驟然登得高位,又同朝中官員沒有什麼往來,自然是認不得王鏊這位新晉的內閣閣老。

不過李桓認不得,陳耀卻是認得啊。

陳耀看到王鏊的時候便在李桓身邊低聲道:“大人,這位是新晉閣老王鏊,王濟之。”

李桓不禁看了王鏊一眼,還真是幾朝老臣,只看那一頭花白的頭髮就知道對方年歲不小,本著尊老愛幼的理念,李桓衝著王鏊拱手一禮道:“不曾想竟是王閣老當面,李桓有失遠迎,失禮之處,還請見諒。”

王鏊四下看了看,就見不遠處的凉蔭下放了一排的草蓆,草蓆上蓋著白布,忍不住眉頭一皺道:“李桓,你抄家便抄家,為何行兇殺人?”

李桓一臉的不解,殺人是怎麼回事,他什麼時候殺人了。

不過很快李桓察覺到王鏊的目光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感情對方是誤會了啊。

可是王鏊的態度讓李桓很是不舒服,當即便冷哼一聲道:“王閣老不愧是文官之表率,血口噴人,憑空汙人清白的能力還真是如出一轍。”

方才對王鏊態度客氣那是看在對方年長又是內閣閣臣,可是這並不代表李桓就能夠容忍對方的臭脾氣啊。

他李桓的脾氣也不好,既然王鏊先無禮,那就不要怪他了。

果不其然,李桓這話聽在王鏊耳中,只讓王鏊一張臉變得鐵青,怒氣衝衝的道:“好個李桓,果真如傳言之中一般善於詭辯,可是事實就在眼前,你若說沒有濫殺無辜,那麼老夫且問你,那又是什麼?”

隨著李桓同王鏊交談,四周的百姓這會兒也知曉了王鏊的身份,尤其是在得知王鏊竟然是當朝閣老的身份之後,許多百姓不禁睜大了眼睛,就像是看吉祥物一般的看著王鏊。

“咦,這就是當朝閣老啊,看上去似乎同麻五老太爺沒有什麼區別啊!”

邊上一人聞言咧嘴道:“什麼沒區別,區別可大了去了,麻五那就是個土財主,人家可是當今閣老,放在戲文裡,那就是宰相啊。”

四下百姓看著王鏊議論紛紛,王鏊也是不理,只是盯著李桓,只要今日坐實了李桓肆意殺人的罪名,他定要親自彈劾李桓於天子御前,為這些無辜被李桓所殺之人討一個公道。

李桓看了王鏊一眼,嘴角露出幾分笑意,突然之間看著王鏊道:“王閣老,不知你來此為何?莫非是要為那史浩求情不成?”

王鏊冷哼一聲道:“老夫是為了阻止你構陷忠良而來。”

看著王鏊那一副義正言辭,正氣凜然的模樣,李桓不禁向四周百姓看了看,似笑非笑的衝著王鏊道:“哦,這麼說王閣老認為李某乃是禍國殃民,濫殺無辜的奸賊,而左副都御史史浩乃是朝廷的忠良之臣?”

王鏊感覺哪裡有些不對,但是一時之間又想不出到底是哪裡不對,只是衝著李桓怒目圓睜道:“史浩是不是忠良之臣自有朝堂諸公裁斷,還輪不到你李桓來構陷忠良。”

李桓神色平靜的站在那裡,就那麼看著王鏊,李桓這般反應卻是讓王鏊有些不安起來。

王鏊感覺不出哪裡不對勁,但是跟在他身邊的兩名吏員還有五城兵馬司的兵卒們卻是首先發現四周百姓看向他們的眼神有些不對起來。

典吏黃明感覺四周百姓用一種恨恨的目光看著他們,尤其是王鏊。

“不對,這些人怎麼突然之間對老大人這般敵視?”

黃明下意識的護在王鏊身側,同時警惕的盯著四周的百姓。

四下百姓經過先前的事,尤其是親眼看著那二十四具屍骸被從史浩家的花圃之中挖出,早已經是對李桓深信不疑,對史浩恨之入骨。

在這些百姓樸素單純的認知當中,史浩乃是禍國殃民的大奸賊,而負責抄沒史浩家產,並且當眾揭穿史浩真實面目的李桓必然是為民請命的青天大老爺。

當王鏊出現的時候,因為文官士人的宣傳,所以在百姓看來,內閣閣老肯定是為民做主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