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利之爭(第3/3頁)
章節報錯
頓時兵科給事中一下子站了出來,臉上滿是憤然之色,毫不客氣的向著天子開噴。
不只是兵科給事中,六科給事中這會兒幾乎是齊齊站了出來,包括六科給事中大小的官員,這會兒一個個的狂噴天子。
雖然說六科給事中不過是區區從七品,可是這些官員卻一個個的都是連內閣閣老都敢開噴,連天子旨意都敢封駁的存在。
六科連同十三道監察御史,共同組成了大明官場的監察體系,合稱科道。
因為六科有著對天子旨意乃至內閣公文監察稽核的職責,所以說當他們得知天子竟然不經內閣,未經六科監察稽核便下達一道這麼重要的旨意,六科官員感覺受到了極大的羞辱一般。
頓時六科加起來數十名官員齊齊站出來狂噴天子。
面對六科官員的狂噴,就算是身為天子的朱厚照也只能忍著,但是經六科官員這麼一鬧,卻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一下子便證明了李桓並非是無詔而私下擁兵自重。
中旨雖未經內閣、司禮監渠道下發,但是再怎麼說那也是天子的旨意,只此一點便可以令李桓擺脫擁兵自重的嫌疑。
內閣諸位閣臣此時也是一個個的眉頭微皺,顯然也為天子不經內閣下達聖旨給李桓感到內閣的權威受到了影響。
聖旨可以說是天子與朝堂眾臣共議然後由朝廷備案,下發的具有法律效用的檔案,可謂是上至天子,下至朝臣盡皆認可。
而中旨很明顯就是天子的意志的一種體現,不經朝廷文管系統流轉,所以說朝廷往往都不認可中旨的法律效用。
中旨與聖旨很明顯就是皇權與百官之權的各自體現。
朱厚照下達中旨給李桓,命其抽調精銳進入京營,在百官看來,因為李桓所奉乃是中旨,不具備法律效用,但是也因為中旨代表天子的意志,要說李桓謀逆,還真無法堵住悠悠眾口。
畢竟在天下百姓眼中,天子金口玉言,便是聖旨,百姓們可不像官場中人一樣清楚什麼叫做聖旨,什麼叫做中旨。
首輔李東陽輕咳一聲,向著天子道∶「陛下,此等大事為何不與臣等商議,軍大事又豈是兒戲,陛下莫不是不信任我等內閣諸臣,若然如此,臣等惶恐,請陛下允准老臣告老還鄉……」
不單單是李東陽,這會兒楊廷和、王、劉宇也齊齊站了出來向著天子請辭。
內閣顯然是被刺激到了,雖然說只是一道中旨,可是其中意義卻是不同。
他們可以不去追究這一道中旨,但是卻不能無視或者縱容天子下達這般關係國之大事的中旨。
若是內閣對此不作絲毫反應的話,必然會助長天子的威勢,到時候天子動輒撇開內閣下達旨意,那麼內閣的存在豈不是毫無意義。
哪怕是得罪天子,這會兒身為內閣閣臣,他們也必須要站出來,旗幟鮮明的表明自身的不滿。
這可是直接關係到皇權與內閣權利的爭奪,正所謂此消彼長,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內閣好不容易從皇權之上分走了大半的權利,這要是從他們這一任內閣手上丟掉的話,只怕他們要一個個的為後人所咒罵了。
六科、都察院十三道監察御史、內閣諸位閣臣,此時全都站了出來,關注點已經不再是李桓謀逆不謀逆了,而是天子未經朝堂商議,揹著他們下達這麼一道重要的旨意所潛在的威脅了。
如果說天子只是對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下達中旨的話,那麼他們可以當做看不到,保持君臣相和的局面,但是如那般重要的旨意卻是不容忽視,可一不可再,若是他們沒有激烈的反應,誰知道下次天子會揹著他們下達什麼樣的旨意?
【雙倍期間,有月票的給砸一下啊】
看《從百戶官開始》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精華書閣進行檢視
為您提供大神七隻跳蚤的《從百戶官開始》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利之爭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