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李桓瘋狂的想法(第2/3頁)
章節報錯
眾人聞言皆是神色凜然,誰都不傻,他們很清楚,隨著大捷傳來,只不過是半天的時間而已,整個文官集團便有了動作。
都是紮根京城上百年的勳貴世家了,哪怕是手中沒了什麼權利,可是這京城之中一點風吹草動卻也瞞不過他們這些人。
要是連文官集團的小動作都察覺不到的話那才是怪事呢。
都不用派人去打探,陳繼祖、李璽他們都能夠猜到文官集團接下來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針對他們勳貴集團。
實在是這一次的大捷太過驚豔了,單單是這一場大捷,至少能夠催生出十幾位勳貴出來,天子要是不拿出十幾個爵位來犒賞有功將士的話,只怕三軍將士都要為之心寒。
大明承平多年,這麼多年來新增的勳貴可以說是寥寥無幾,沒有新鮮血液的加入,再加上勳貴集團被文官集團長期以來連番打壓以及勳貴集團自己不爭氣,自然而然也就在朝堂之上徹底的喪失了話語權。
說到底話語權就是手中所掌控的權柄的一種體現。
開國之初,文官集團與勳貴集團相互制衡,文官治政,勳貴掌兵,這種文武制衡綿延數十年,直到土木堡一役,勳貴精華一朝喪盡,加之文官集團之中又出了一個于謙於少保這樣一個人物,一下子將兵權從五軍都督府手中奪走,自此五軍都督府幾乎成了一個擺設,再無實權可言。
其實歸根究底就是勳貴之中掌握實權的人沒了,自然而然也就在同文官集團的爭鬥當中落在下風,被打壓也就不稀奇。
數十年來,勳貴在朝堂之上差不多已經成了擺設一樣的存在,旁觀著文官集團同閹黨相爭,從主角淪為背景板一般的配角,要說這些勳貴們心中甘願的話,恐怕說出去都沒有人會信。
但凡是有機會,勳貴集團絕對想要走上前臺,而不是隻如同擺設一般。只可惜在文官集團的嚴防死守之下,沒有奇蹟的話,勳貴集團想要再次執掌權柄完全就是一種奢望。
然而這一次的大捷卻是讓一種勳貴看到了希望。
陳繼祖深吸一口氣,鄭重無比的看著朱輔還有張侖幾人道:“國公,你就說吧,這次要大家怎麼做,那麼多年了,這次是我們這些勳貴走上前臺唯一的一次機會,無論如何,這次我們都不能放棄。”
李璽點頭道:“對,錯過了這次機會,只怕以後將再無機會了。”
其餘眾人也是齊齊表態。
朱輔同張侖對視一眼,眼中滿是振奮之色。
只聽得張侖大笑眼中滿是堅定之色道:“既然如此,那麼這次我等便同心協力,便與這些文官爭上一爭。”
陝西延安府
大戰十幾日之後,數十萬大軍匯聚於延安府。
延安府府城,一座偌大的府邸之中,正是大軍主帥王陽明的暫時落腳之地。
數十萬大軍行軍排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班師之時,面對一眾驕兵悍將,但凡是身為主帥有那麼一絲鎮不住大軍的話,必然會出現士卒擾民的現象。
此時王陽明一身青衫常服坐在那裡,手中捧著一卷典籍,盡顯一代聖賢風範。
一陣腳步聲傳來,王陽明抬頭看去,當看到來人的時候,王陽明不由的眼睛一亮,手中書冊放下,起身道:“大將軍,可是京師有訊息了?若是在沒有陛下的旨意的話,王某怕是就要開始遣返大軍返回各自駐地等候朝廷封賞了。”
李桓同樣是一身常服,英氣勃發,龍行虎步,舉手抬足之間盡顯不凡。
聞聽王陽明之言,李桓嘴角露出幾分笑意,伸手自袖口之中抽出一份明黃色的卷軸遞給王陽明。
王陽明目光一掃,只看到那明黃色卷軸之上有龍紋,頓時眼睛一亮,深吸一口氣,雙手恭敬額結果那捲軸,看了李桓一眼低聲道:“大將軍你當真請得了陛下聖旨?”
李桓一屁股坐了下來,看王陽明那一副驚訝的模樣,輕笑道:“錦衣衛八百里加急,馬不停蹄剛剛送來的,是不是陛下的密旨,大都督一看便知。”
只看李桓的神色反應,王陽明便已經確信手中的卷軸十之八九便是天子的聖旨,雖然說他早就知道李桓深得天子信任,可是想到李桓先前與他所商議之事,王陽明也不敢保證天子真的會同意李桓的請求。
其實就在大敗韃靼,一部分明軍掃蕩了那些韃靼殘敵之後,正常來說,身為主帥的王陽明應該坐等朝廷的旨意,遣散大軍,命各路奉詔而來的大軍各自回返,然後帶領有功之將士班師回朝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