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身為守衛武寧堡的守將,在確定了韃靼人的進攻目標之後,要麼是選擇捨棄關口逃走,要麼就只能死戰到底,根本就沒有其他的可能。

副將看了陳正一眼道:“將軍……”

似乎是能夠猜到副將想要說什麼,陳正擺了擺手道:“李副將,什麼都不要說了,本將軍身負國恩,身為武寧堡守將,理當誓死以報國恩。”

李副將深吸一口氣衝著陳正一禮道:“末將帶人去守爛瓦口,那裡必然會成為韃靼人進攻的重點。”

陳正點了點頭,不再理會帶人遠去的李副將,而是在親兵的簇擁之下握緊了手中大刀,站在堡壘之上,看著越來越近的韃靼人,忽然之間怒喝一聲道:“殺!”

“殺!”

大明正德四年三月十九日,韃靼人以蘇德爾部為先鋒,六千韃靼人強攻武寧堡,遊擊將軍陳正率領守關將士死戰不退,第二日爛瓦口被攻破,韃靼人湧入武寧堡,一千五百餘守關將士死戰。

此戰蘇德爾部落死傷兩千餘人,蘇德爾部頭人達魯爾花怒急下令血屠武寧堡。

遊擊將軍陳正身死,一千五百餘將士死傷殆盡,堡中數百沒有來得及逃離的百姓慘遭屠戮,僅有數十人拼死殺出,武寧堡告破,韃靼大軍自武寧堡入關,宛如洪流殺入寧夏一地。

雖然已經進入了春季,然而邊地依然寒風烈烈,刮在臉上如刀子一般。

一隊兵馬正以極快的速度賓士在大地之上,上書威武大將軍的李字大旗迎風烈烈招展。

顯然這一支人馬正是攻破了安化城,以雷霆萬鈞之勢平定了安化王叛亂的李桓所部人馬。

抄沒了安化城一眾豪強,李桓繳獲了大量的糧草,其中不單單有安化王叛亂之後自慶陽府各地搜刮而來的大量糧草還有安化城豪強所囤積的大量糧食,一下便解決了李桓麾下上萬兵馬所需。

原本李桓麾下上萬人馬還需要籌集糧草,結果輕鬆攻破了安化城,平定了安化王叛亂,單單是自安化城的繳獲以及抄沒來的財物糧草便已經足夠供應李桓手下人馬所需。

如此一來可以說是一下子讓李桓沒有了後顧之憂,畢竟朝廷一時之間就算是能夠籌集到足夠的糧草,卻也沒有能力一下子運轉到寧夏之地來,畢竟糧草的運轉速度肯定比不得李桓麾下騎兵的行進速度。

得了大量的糧草,在安化城休養了兩日,處理了安化城中的一眾叛賊,養精蓄銳的大軍便在李桓的帶領之下奔著析都城方向而來。

透過錦衣衛以及坐鎮榆林鎮的三邊總督楊一清的訊息,李桓已經知曉韃靼人大軍雲集於析都城隨時都有可能南下。

楊一清來信所言,在楊一清看來,安化王既然同韃靼人相勾結,那麼只要達延汗不是傻子,肯定會選擇寧夏為攻擊方向。

雖然說攻擊寧夏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韃靼人要想寇關劫掠的話,肯定是要選擇山西然後南下京畿之地。

寧夏之地貧瘠那是有名的,韃靼人進入寧夏肯定不如進入山西之地,殺入京畿劫掠所得。

可是如果考慮到韃靼人想要支援安化王,那麼達延汗必然會選擇以寧夏為突破口,然後扶持安化王佔據陝甘寧三地。

其實李桓已經從安化王手下的那些幕僚口中得知安化王已經派遣了鄭平為使者前去見達延汗,請達延汗南下前來相助於他。

所以說不出什麼意外的話,達延汗必然會率領大軍奔著安化城而來,別說是達延汗了,換做是他處在達延汗的位置上,他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此時李桓勒住麾下戰馬,同時下令麾下將士歇息。

大軍歇息,一切井然有序。

一陣快馬疾馳而來,幾道身影縱馬飛馳,只看其穿著,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應當是寧夏一地的錦衣衛。

就見為首的錦衣衛小旗在驗明瞭身份之後,在親衛李虎的帶領之下快步走了過來,向著李桓見禮之後,衝著李桓等人道:“大將軍,諸位將軍,緊急軍報,韃靼人以蘇德爾部落為先鋒,蘇德爾部落頭人達魯爾花率領六千精壯強攻武寧堡,武寧堡已經於昨日被韃靼人所攻破。”

雖然說早已經還有了心理準備,可是陡然之間聞知武寧堡被攻破,一眾人還是心中為之一沉。

李桓看著那錦衣衛道小旗官:“快說,蘇德爾部如今人馬所在何處?又在做什麼?”

錦衣衛小旗官神色鄭重的道:“武寧堡守將陳正率領一千餘將士死守武寧堡,雖武寧堡被攻破,卻也使得蘇德爾部落死傷不下兩千人,達魯爾花震怒,下令血屠武寧堡,只修養了一日,便帶領所剩下的四千餘人馬一路屠戮所見村落,至今怕是有不下數千百姓遭其毒手”

一眾人聞言頓時面色一寒,尤其是李桓眼眸之中閃過一道凌冽的殺機,壓下內心的怒火看著那小旗官。

小旗官只感覺周身一寒,只覺得一眾人看他的目光是那樣的森寒,心中一緊忙道:“天亮之時,達魯爾花正率領麾下人馬屠戮鹿鳴鎮,若是不出意外,這會兒對方可能還沒有離開鹿鳴鎮。”

李桓沉聲道:“鹿鳴鎮距此還有多遠?”

小旗官當即便道:“回大人話,鹿鳴鎮距此差不多有五十餘里,若是快馬急奔的話,至多一個時辰就能夠抵達。”

小旗官話音剛剛落下,就見任平、陳昂、徐英幾人紛紛上前一步衝著李桓道:“大人,末將請戰,還請大人允許末將等率領人馬去滅了這一夥韃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