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輔又道:“按照十四萬人算的話,一旦裁汰老弱病殘,這十幾萬人當中,怕是真正能夠留下來的,能有三四萬人便已經不錯了。”

朱厚照無言,雖然不想承認,可是朱輔這等老勳貴,對於京營的底細那是再清楚不過,可以說看的無比的通透清楚,他所估算出來的資料絕對是大差不差。

而且對比東廠提供他的情報,按照東廠估算,裁撤之後,京營至多能夠留下四五萬人,倒也與朱輔所言相差不大。

朱輔捋著鬍鬚緩緩道:“也就是說,一旦猜測,差不多就有近十萬的老弱病殘失去了依靠,朝廷就必須要為這近十萬的老弱安排善後的事宜,那麼老臣請問陛下,裁汰一名士卒,朝廷準備拿出多少銀錢呢?十兩太少,一百兩太多,那麼折中來算的話,差不多也要三五十兩吧。”

朱厚照微微頷首,京營士卒的餉銀不高,可是一年下來,一名士卒也差不多需要十兩左右了,再經過層層剋扣,到了這些士卒手中或許只有那麼四五兩,可是有這四五兩銀錢在,總不至於餓死人。

若是裁撤的話,每一名士卒至少也要三五十兩,朱輔已經是往少了的說了,再少的話,這些士卒可是真的會造反的。

看著朱厚照,朱輔緩緩道:“也就是說,想要徹底裁撤京營老弱病殘,朝廷必須要一次性拿出三五百萬兩的現銀出來,若是再考慮到裁撤之後重新招募士卒所需的花費的話,陛下以為朝廷可能拿出至少五百萬兩的現銀做這等事情嗎?”

一旁的高鳳聽得不禁咕嚕一聲狂咽口水。

便是朱厚照也是神色越發的凝重起來,不算賬不知道,這一算賬,朱厚照才算是是一下明白過來。

想要整頓京營,京營上上下下密密麻麻的人情關係網是其一,還有就是這所要消耗的銀錢的數量,根本就不是朝廷所能夠負擔得起的。

要知道如今大明朝廷,每年的賦稅拋開糧食、絹帛等實物,也就只有那麼三五百萬兩的現銀而已。

可是這點銀錢對於一個王朝的開支來講,已然是勉強支撐了,甚至朝堂上下,滿朝文武都生怕什麼地方發生大的天災人禍,因為朝廷真的沒有什麼餘錢,幾年風調雨順下來,或許戶部能夠積攢那麼點家底,可是隨便一次大的災情下來,可能就會直接將幾年攢下來的家底給直接清空。

想要整頓京營,單單是算一算,差不多就要動用差不多一年的賦稅,而且還未必足夠,別說是憲宗皇帝、孝宗皇帝打退堂鼓了,便是朱厚照這會兒也有些後悔了。

想到自己腦袋一熱,竟然將這麼大的一個難題交給了李桓,朱厚照心中就是萬分的後悔。

提督京營整頓京營,這權柄大是大了,關鍵這會兒想一想,根本就是個坑啊。

這麼重的擔子,李桓根本就扛不動啊。

朱輔輕咳一聲道:“陛下,可是擔心李桓不好下臺?”

朱厚照抬頭看了朱輔一眼道:“還是成國公知朕所憂。”

朱輔含笑道:“陛下,老臣有一策,可讓李桓輕鬆過關,不至於被百官看了笑話。”

朱厚照聞言登時眼睛一亮道:“老國公快快講來,若是果真如此的話,朕便是親自給令嬡指婚也是無妨。”

朱輔心中一喜,壓下內心的波瀾道:“陛下,您是下旨讓李桓提督京營,另整頓京營,既然如此,那就將十二團營整頓為三大營。如此也算是有一個交代。”

朱厚照眉頭一挑,關於京營的變更,朱厚照身為一國之帝王,自然清楚。

太祖朱元璋之時,朱元璋設立了五軍營,四十八衛,共計二十餘萬人,分作五軍,起到一軍有變,四軍足制的作用。

這個時候的京營所指的便是五軍營,不過到了永樂皇帝,朱棣又將京營由原來四十八衛的基礎上增編為七十二衛,增設了神機營、三千營,這一時期京營便是指神機、三千、五軍這三大營。

此後數十年,三大營便是京營。

然而這一狀況到了英宗時期卻是發生了變化,英宗皇帝受王振蠱惑,親率三大營以及勳貴之精銳盡出,經土木堡一役,京營以及勳貴精華損失殆盡。

而兵部尚書于謙在這種情況下,於諸營之中盡選馬步精銳十萬,組建了十團營,而未入選的原京營老弱則仍歸本營,稱之為老營。至此京營制度為之一變。

十團營取代了三大營,成為了京營的主力,京營也就成了十團營的代指。可以說這一時期,兵權盡在文官集團之手,執掌兵部的于謙也就掌控了十團營,可謂是權柄赫赫。

然而等到英宗皇帝奪門之變重登帝位,英宗皇帝便一改景泰之制,裁撤十團營,復歸永樂舊制,復設神機、三千、五軍三大營。

其中所蘊含的深意,未嘗沒有透過此等軍制改革自文官集團手中奪回軍權的意味。

然而及至憲宗皇帝,憲宗又令自三大營之中挑選精銳十二萬,設立十二團營,自此京營便以十二團營延續至今。

朱厚照所不知道的是,未來他推出來的劉瑾被文官集團給安上了造反的名頭,千刀萬剮在刑場走了一遭。

自那之後,宦官勢力大減,朱厚照只能將主意打到了武將身上,因此開始寵信邊軍出身的江彬,並且自邊鎮之地抽調邊軍精銳入京,名為外四家。又自十二團營抽調精銳在西官廳操練,京營有多了幾個編制。

可以說京營自始至終一直都在隨著天子的變化以及需求而變化。

朱輔給朱厚照的建議無非就是從形式上變一變,核心就是即不裁撤老弱,只抽調十二團營之精銳復設三大營,雖然說這辦法也沒有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京營的現狀,但是怎麼說也好過李桓奉命整頓京營,而一無所獲要強吧。

朱厚照只聽朱輔之言,當即便明白了過來朱輔的用意,皺了皺眉頭,緩緩點了點頭道:“老國公老成持重之言,朕會好生考慮的。”

朱輔微微點了點頭道:“陛下不嫌老臣愚鈍就好。”

正說話之間,就聽得一名小內侍快步而來道:“陛下,丘大監同李太傅已經入宮了,很快就到。”